長城,燕山山腳。
朝陽冉冉升起,一片金黃的光輝灑滿了整片草原。
羊群在這溫暖的陽光下,顯得格外安靜和祥和,它們悠閒地吃著草,偶爾抬頭望向那初升的太陽,仿佛是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卷,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在這樣美麗的畫麵下,在燕山某處的支脈上,駐紮了一支人數差不多四千左右的拔悉密部騎兵。
西突厥主要由十大部落組成,分為五咄陸和五弩失兩部,兩大部下又各分為五個小部,號稱
"十姓部落"。
拔悉密就是突厥五弩失部的五個小部之一,也可以說是突厥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拔悉蜜部落的騎兵以勇敢、堅韌和善於長途奔襲而聞名。
因為他們飼養的戰馬,是一種名為“薩普拉克”的傳奇駿馬。
這種馬匹以其矯健的身姿、強大的耐力和卓越的速度而聞名於世。
經過精心的培育和訓練,能夠準確地理解主人的意圖,展現出驚人的勇氣和忠誠。
在突厥的曆史長河中,拔悉蜜部落的薩普拉克戰馬曾多次立下赫赫戰功。它們奔馳在戰場上,如閃電般穿梭於敵陣之間,為突厥勇士們了強大的支援,為突厥定鼎草原立下汗馬功勞。
在阿史那疊羅施準備進攻雲州城時,頡利可汗便命令拔悉蜜部落的族長阿魯渾,率兵前往草原與大唐的交界之地。
防止與突利眉來眼去的大唐皇帝李世民派來援兵,救出突利。
畢竟,如果突利成功逃出,那麼他平息突厥內亂的計劃將受到嚴重阻礙,甚至突厥都有可能再次分裂。
然而,在邊境線上巡邏的拔悉密騎兵,卻沒有了往日的意氣風發,一個個心情沮喪,士氣低落,耷拉著個腦袋來回巡視。
也難怪,後麵的阿史那疊羅施正攻打著雲州城,城內不說富可敵國,最起碼城內倉庫充實,加上生活了不少的漢人。
若是成功破城,想必會掠奪到價值不菲的金銀財寶。
這些財富都將落入他們手中,足夠讓他們一家人過上富饒的生活。
可現在,那些被臨時抓來的奴隸們去攻城,去分享好處。
他們這些正規軍來到這大唐交界之地,阻攔有可能出現的大唐援軍。
若是唐軍沒有出現,他們就要在這裡,風吹日曬,還要一連吃上好幾天的西北風,苦不堪言。
要是唐軍如約而至,他們就要上陣拚命,與大唐的精銳之師一決高下。
這無疑是一場生死之戰,他們可能會受傷,甚至可能會喪命。
這種巨大的差異和分工不均,讓拔悉密騎兵們的心情更加沮喪,士氣更加低落。
而在拔悉密部騎兵南,十幾數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