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恪提出和尚就是凶手開始,所有人都誤以為李恪是那嘩眾取寵之輩。
這在李恪表明身份後,他們也沒有真正將李恪的話放在心上。
因為,自從李恪下樓之後,就一直不曾認真的觀察現場的情況。
也沒有聽那些捕快分析案情線索。
要麼是肚子餓了在廚房找吃的,要麼就是喝喝茶,似乎對這樁案件毫無興趣。
當他問起和尚為僧幾年,周圍的百姓們依舊一頭霧水。
直到李恪問他作為僧人,最為簡單的佛經會不會誦讀的時候。
那些百姓的臉上,這才終於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看到麵對這兩個問題,那個僧侶已經開始麵露慌張之色。
李恪不緊不慢地拋出第三個問題,這也是最為明顯的證據。
自然也解開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也知道了李恪為何從一開始,就指認他的原因。
眾所周知,這出家了的和尚,無論刮風下雨亦或是冰雪嚴寒,去哪裡,都是盯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
既然你承認自己是和尚,為何其額頭上,會有係頭巾的痕跡。
而這痕跡顯然並非一日之功,而是長年累月所形成。
頭巾的壓迫,使其額頭上的皮膚,呈現出獨特的印記。
然而,你身為和尚,理應每日光頭,又何來頭巾之痕?”
李恪的話音一落,全場一片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個僧侶的額頭上。
果然如李恪所說,他的額頭中央,有著一道淡淡的印記。
雖然不甚明顯,但仔細看來,卻是清晰可辨。
這三個問題,就像是三道驚雷,擊中了和尚的心臟,讓他整個人都癱軟在地。
“說吧,你為什麼要殘害趙老爺?莫怪本王沒有提醒你,若是老實交代,尚可留你一條性命。但若是冥頑不靈,企圖隱瞞真相,那本王必會嚴懲不貸,讓你的餘生都在悔恨與痛苦中度過。”
李恪的話語中充滿了威嚴和冷意,讓那個僧侶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知道自己已經被識破,再也無法逃脫罪責。
在生與死的抉擇麵前,他最終選擇了坦白。
這不聽還好一聽之後,若不是有那些捕快給這假和尚護了幾下。
這假和尚都要被外麵的百姓,給活活砸死。
就連事先察覺到不對勁的李恪,馬上拉著長孫娉婷跑到了客棧的一旁,也被爛菜葉子砸到了好幾下。
原來這家夥,是個無所事事的地痞無賴。
因為在家中不事生產,整日遊手好閒,被家人嫌棄,趕出了家門。
走投無路的他,就想來到這邊來找找什麼活計。
以後掙了大銀子,好讓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在來時的路上,恰逢下雨,在一家
與一個僧人結伴而行,卻不料這僧人乃是下山采辦物資的僧侶,一不小心漏了白。
在路上就把人家殺了,取了僧人的戒牒、衣服和財物。
在鎮上將和尚的財物揮霍了一空後,正愁著去哪裡找生計。
恰巧又看到了前來購買石材的趙老爺,見趙老爺出手闊氣,便起了貪念。
穿起了的衣服,暗中尾隨趙老爺,趁其不備下手行凶,奪取了趙老爺的財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