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路大軍中,除了以柴紹和秦瓊為首的那一路大軍,未曾經過李恪的封地外。
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與甘州刺史張寶相為主的這一路大軍,也不會經過李恪的封地。
他們從長安出發,在靈州集合後,往西北挺進。
若是沒有意外的話,也很難與李恪打上交道。
在這些帶兵的大將中,任城郡王李道宗,與李恪同出於李氏宗族。
也一直非常欣賞李恪的能力,是少數幾個在朝堂之上支持過李恪的大臣。
他曾多次在李世民麵前誇讚李恪的英勇果敢和睿智謀略。
隻是可惜,這一次,六路大軍中,兩個與李恪相熟的將領所率領的隊伍,都不會經過李恪的封地,無法與他直接交流或給予支持。
說來還有些不可思議。
也不知道當初李世民,在考慮將李恪的封地從蜀地,轉封到北方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考慮和深意。
這一次,剩下的四路大軍,幾乎每一路都要從他的封地上經過。
其中有三路大軍,甚至要直接經過他最為重要的城池
相比較那些氣勢昂揚,正在趕路的征討大軍。
此時,處於前言風暴中心的李恪封地,同樣不太平靜。
幽州城,城北新建了一座軍營。
占地近兩百畝地的軍營中,練武場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筆直的站著不下六千人。
隻不過,此時的訓練場上的場麵,顯得有些怪異。
因為,他們身上原本嶄新的軍服,全部都再次換上了原先破舊的衣物。
這讓原本顯得威武整齊的軍容多了幾分落魄和心酸之感。
好在這些士兵,全是按照李恪新式的訓練方式,訓練而成的軍人。
他們紀律嚴明,即使換上了破舊的衣服,眼神中卻沒有絲毫的不滿或懈怠,反而透露出一種堅定與決然。
等到換裝完畢,李恪走上點將台。
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燕王衛,眼神中滿是欣慰與自豪。
“燕王衛的兄弟們,想必讓你們換上這一身破舊的衣物,想必讓你們感到委屈了。”
“一切行動聽指揮,誓死效忠殿下。”
李恪一句話還沒說完,就聽見下麵的士兵們齊聲高呼。
聲音震耳欲聾,回蕩在整個軍營上空。
李恪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抹感動。
他知道,這些士兵們是他最堅實的後盾,有他們在,無論前方的風暴多麼猛烈,他都有信心去迎接挑戰。
“好!”
他再次掃視全場,大聲的喊了一個好字。
“兄弟們,我知道你們都是好樣的。”李恪提高聲音說道。
“如今局勢複雜,大唐與突厥的大戰頃刻將至,朝廷的數萬大軍,也即將駐紮在我們的地盤。”
“可是呢?我們明明擁有無與倫比的戰力,朝廷卻未曾讓我們參戰,你們心中可曾甘心?”
“不甘心”
“不甘心”
原本隻是稀稀拉拉的回應聲逐漸變得整齊而響亮,“不甘心”三個字如同浪潮一般在訓練場上空翻湧。
李恪看著士兵們激昂的情緒,抬起雙手微微下壓,示意大家安靜。
“兄弟們,本王理解你們的不甘。我們曆經艱苦訓練,擁有強大戰力,卻未被征召參戰,確實令人心有遺憾。”
“所以,我們要選擇低調,若是朝廷的大軍來到幽州,一看到我們的著裝,認為我們是乞丐兵,那便正好。”
“我們要讓他們輕視我們,從而放鬆警惕。而在關鍵時刻,我們便能以雷霆之勢展現出我們真正的實力,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李恪的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這場大戰,我們雖未被直接征召,但我們絕不能置身事外。在我們的地盤,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屁,我的地盤我做主。”
“當機會來臨,我們要像一把利劍,迅速出鞘,贏得我們的榮耀。”
李恪不愧是看過很多次演講人的,一番演說下去。
士兵們的眼神越發熾熱,心中的鬥誌被徹底點燃。
明明是想低調一點,隱藏實力,不想讓朝廷大軍過早地關注到他們。
卻硬是整出了大軍要出去拚命的效果。
接著,其中三千名蜀王衛。
被唐俊悟、單成天、浦馬等人分彆領走,前去運送糧草於各處。
其餘三千名蜀王衛則被李恪留作中軍,或者說奇兵,用於各種突發事件。
八月二十日,一連在路上趕了差不多大半個月的時間。
由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盧國公“程知節”負責鎮守燕雲地區,阻止突厥軍隊兵敗逃亡靈州。
率先到達勝州境內。
隻不過他們都是選擇從陸路進發,從長安出發,經鄜州、延州、夏州一路跋山涉水,草行露宿,這才堪堪在規定的日期趕到勝州境內。
當他們到達勝州城外時,人和馬匹都已疲憊不堪,好在他們不愧是大唐精銳的府軍,眼神依舊銳利而堅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在大唐,也不是沒有水軍。
隻不過此時的水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存在感。
這主要是因為大唐的主要軍事衝突多發生在陸地之上,騎兵和步兵在戰場上扮演著核心的角色。
水軍的作用微乎其微,就連送兵運糧,堂堂兵部都沒有想起水軍來。
由此可見,水軍在大唐軍事體係中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
“兔崽子們,再堅持一會,等到了勝州城,就可以飽餐一頓,好好休息幾天了。”
程知節扯著嗓子大喊道,聲音在隊伍中回蕩。
大唐府兵們聽了這話,原本有些疲憊的身軀,仿佛又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原本沉重的步伐也加快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