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1418開海
1418、競爭
一千噸貨輪,放在現代世界,隻能算是小卡卡而已,但在大明風華世界,這就是傳說之中的巨無霸。
跟關鍵的,還是這一艘貨輪幾乎都是由鋼鐵建造而成。
這種顛覆三觀的狀況,對大明帝國而言,反而更具衝擊力。
就連劉浩都沒有想到的是,因為這艘貨輪的出現,使得原本大明帝國那些一直堅持‘程朱理學’的學子們,第一次看到了‘科學’的威力,原本堅定的內心也開始出現了一道真正的裂縫;
也是因此,促使了原本印刷的諸多數學、物理書本在大明帝國之中,出現了第一次購買的爆發潮。
對這些儒家學子們來說,這樣一個重達十萬公斤的鋼鐵造物,還能將之懸浮在大海之中,就和傳說之中的‘法寶’也沒有什麼區彆,哪一個不會心動?
再堅定的思想也必然會被撕開一道裂縫,這屬於男人的浪漫,隻要看到了,就沒有幾個能夠抵禦來自內心那一份吸引。
實際上,不管是劉邦還是張良,對這些讀書人都沒有真正有多看重,他們很清楚與其耗費巨大的精力去說服這群人轉行,還不如從最小的孩童開始調教。
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如今被他們招攬的這數十萬百姓之中,他們的後代,已然被劉邦三人一網打儘,蒙學建立無數,甚至於還專門為這些百姓們開辟了夜校之流,拿出一部分利潤,專門為了獎勵這些今日夜宵學習知識的百姓。
這一些狀況,大明帝國那些程朱理學的學子們不是不清楚,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也不是沒看到。
隻不過他們在觀察了蒙學、夜校之中的教導課程之後,也都鬆了口氣,對他們而言,這一群被培養的百姓,根本不是為了考取功名而去的,對他們不會造成多少壓力,自然也懶得尋找他們麻煩。
可現在,他們發現了真正的問題所在,隻不過他們還不清楚,滾滾曆史車輪開始啟動之後,想要將之停止已然沒了一絲可能。
科舉,是炎黃文明一大巨大的貢獻,然科舉哪怕每年都舉辦,又能夠錄取多少人員?
換言之,大明帝國很大一部分讀書人,都不可能成為朝廷的官員,更多的隻能在碌碌無為之中自嗨了事。
可現在,這些名落孫山者,陡然間發現自己還有著莫大的價值,他們已經識字,那數學也好,物理也罷,哪怕沒有老師一對一教導,耗費一些精力,也能讀懂許多,隻要沉浸其中,總能找到出路。
這也是新年開啟,劉邦和張良發現新招聘的人員之中,出現了不少讀書人,對此,他們自然是十分歡迎的,哪怕是千金買骨,他們也樂得將這些投靠的學子們找一個好前程。
他們還真不是說說而已的,新年開啟,就連朱棣都知道,未來大明帝國工部必將出現大規模的改變,說句不客氣的話,現如今大明帝國的工部官員,能有多少是合格的?他們懂技術嗎?
說句難聽一點的,要讓現在的工部官員去規劃鐵路路線,得到的多半隻會在地圖上畫直線了事。
話題回轉,天津衛,朱棣帶者一群官員乘坐火車到來,為的就是來看一看傳說之中的千噸鋼鐵巨輪,看看這鋼鐵造物是如何在大海之中馳騁的,可到來了之後,他們才發現驚喜遠不止於此。
大明帝國的渤海灣之內,可沒有一點汙染,更是幾千年以來從來沒有經過大規模捕撈,那裡頭魚群更是不知凡幾,千噸漁船不過是在其中走一個過場而已,就已經滿倉而歸。
千奇百怪的海鮮一下蜂擁進入天津衛港口,上千噸漁獲,就是上千噸糧食,換做農田之中索取,需要多少土地?
無論朱棣還是大明帝國朝廷官員們,幾乎一下就得到了答案,而且,這可都是肉食,不過一日時間罷了,那一望無際的大海之中更不知道隱藏了多少,也是第一次,整個大明帝國發現了大海之中的海量錢財。
根本不需要朱棣發言,原本對海禁還有著諸多心思的朝中大臣們,現在也沒了聲音,唯一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族必須得跟上節奏,必須得從這一波風口之中占據先機。
這些朝中大臣們,能夠崛起,其本身就不是傻瓜,芸芸大勢,已然無可抵擋,已經被朱棣這個皇帝看到了前景,這個時候要和朱棣頂著乾,唯一的道路隻有成為炮灰,而且多半還是全家一起埋葬的那一種,如何選擇誰還能不明?
在品嘗了渤海灣各種海鮮之後,這一群人已經招呼自己的管家開始朝著船廠進發,都想要最快的得到這千噸巨輪漁船,都想著將喝到這最初的頭湯。
這些,自然也都在張良的預計之內,他幾乎是來者不拒,隻要預定,就必須先將全款付清,而後等待漁船下水,這些收取的錢財,立馬就被張良轉手在天津衛建立了規模龐大的海鮮交易市場,被劉邦拿著在周邊開發超大規模房地產項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作為大民帝國第一個港口城市,天津衛的未來絕對是爆棚的,也將是前途無量的,現如今最需要的,反而是大規模的將周邊人口引進,有了人,才能培養更多的人才,也才能將大航海的種子在大明帝國落地生根。
基於此,朱瞻基在張良的指示下,皇家海事學院在天津衛建立了起來,之所以沒有直接將之取名‘海軍學院’,還是不想太過刺激大明朝堂,可無論是張良還是朱瞻基都清楚,這海事學院將來勢必會一分為二,成為大明帝國大海之中最大的刀鋒。
這事,自然也得到了朱棣的點頭,也得到了朱棣的暗地支持。
涉及軍隊,哪怕是朱瞻基也不敢胡來,隻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被朱棣派遣到來的會是原本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稍微思考,張良和朱瞻基也覺得十分合理,作為皇帝最大的走狗,錦衣衛才是朱棣最信任的屬下,哪怕如今紀綱已經沒了以往那麼被寵幸,但這份信任依舊不會變質多少,或許也有著一種廢物利用的打算。
他們還不知道,紀綱到來,可不僅僅隻是為了監督這麼簡單,人家還有著更深層次的任務,那就是對東瀛倭國的偵察,鄭和哪怕還未返回大明,可人家的情報卻已經呈上了朱棣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