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梟途!
…
如果評選中國最淒慘的皇後,宋欽宗趙桓的仁懷皇後朱璉一定能入選其中。
趙桓當上皇帝之前,雖然貴為太子,但因為他的生母死得太早,沒有人幫扶,以至於他的太子之位一直不穩,進而導致趙桓一直得夾著尾巴做人。
趙桓這個太子都這樣了,朱璉這個太子妃自然就更得小心謹慎做人了。
好不容易朱璉熬到了趙桓當上皇帝,她成為皇後。
可緊接著就是金軍南下。
僅僅一年多時間,靖康之恥就爆發了,朱璉跟無數趙氏宗室、無數可憐女人一塊被金人擄去了北方。
朱璉大宋皇後的身份,絲毫都沒讓她受到優待,反倒是因為她年輕貌美、因為她身份高貴,而經常受到金兵調戲。
好不容易熬到了金國當時的京師會寧府,金人又舉行了獻俘儀式,命令趙佶、趙桓二帝及其鄭皇後、朱璉二後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裝,頭纏帕頭,身披羊裘,後妃和宗室等人袒露上體,到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複又下令皇太後鄭氏、皇後朱璉入金宮“賜浴”。
朱璉不堪汙辱,先是上吊,被人救起,然後投水自殺身亡。
懷清履潔,得一以貞。眾醉獨醒,不屈其節。
比起趙佶、趙桓父子等人的懦弱,朱璉這一女子,反要強得多得多得多。
自打朱璉一出現,蔡仍的目光就沒離開過這個貞節烈女。
蔡貌見狀,壓低聲音道“六叔,你膽子可真大,連太子妃的心思都敢動。”
蔡仍聽了,趕緊收回目光,道“休要胡說,這要是傳出去,不僅我要遭殃,咱們蔡家都會受到連累。”
蔡貌不以為意道“安了,太子一向寬厚,不會因為這些小事而開罪於人的,況且,太子妃在嫁人之前就與她的兩個妹妹一道是京中青年才俊想娶的對象,意淫她們的人多了,也不差六叔你一個。”
蔡貌語氣一轉,又道“話說,六叔你其實是有機會娶到朱家的女兒的。”
蔡仍微微一怔,問道“此話何解?”
蔡貌道“六叔難道不知榜下捉婿?”
這事蔡仍還真知道。
宋朝是中國科舉製度最完善的時代,考試取士成了為朝廷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科舉勝出者名利雙收待遇豐厚,致使人們把趕考走仕途作為人生奮鬥的終極目標,而一旦金榜題名,那娶達官貴胄家千金的“洞房花燭”也就馬上接踵而至了。
但官位畢竟有限,經不起天下人爭搶,因此隻有佼佼者才有望勝出,所以大家隻得臥薪嘗膽寒窗苦讀,“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詞。
甚至連宋真宗趙恒都在詩中表達了這層意思“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便造就了宋朝有眾多未婚的大齡青年乃至大齡壯年。
這也影響了大宋的女人的擇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