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_大宋梟途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宋梟途 > 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
背景色:字体:[]

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 / 2)

大宋梟途!

兩軍交戰,兵臨城下,將領最關心的不是打敗了多少軍隊,斬首了多少敵人,而是看能不能攻下對方的城池(堡寨)。

一旦城寨失守,那麼基本上也就意味著戰爭失敗了,根本沒有再打下去的意義了。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像城寨一般都修在交通要道繞過去得多花出許多時間進而貽誤戰機什麼的就先不說了,隻說一樣,如果不拔掉城寨,那城寨中的守軍就可以出城(寨)對敵軍進行騷擾,比如切斷敵軍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比如攻打敵軍的糧草輜重使之斷糧不攻自破,等等……

這也是蔡仍始終都沒讓馬都出戰的原因,蔡仍就是在告訴宋江義軍如果你要是敢不拔掉我箕山寨,你們不僅要多走兩三天才能繞過我箕山寨,我金吾軍的馬都還會是你們的惡夢,我金吾軍的馬都會一直咬著你們,你們不付出慘重的代價是絕不可能到達梁山濼的。

宋江義軍顯然是讀懂了蔡仍的意思,因此才拚命攻打箕山寨。

然而——

宋江義軍隻攻了一天一夜,就不再攻打,而是果斷退走了。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宋江義軍見我金吾軍精銳,知道不可能輕易攻下箕山寨而選擇繞道?

可這樣的話,宋江義軍不怕被我金吾軍的馬都給咬上,不怕因耽誤行軍速度而被官軍團團包圍,進而被剿滅?

這種事,猜是沒用的。

蔡仍很快下令“去探探叛匪往哪個方向退走了。”

踏白出寨了以後,蔡仍又對王德下令道“馬都做準備吧。”

昨夜那場大戰沒參與上的王德,此刻正憋著勁呢,聽蔡仍準備派他們馬都出戰,他立即領命道“諾!”

言畢,王德就下去了,準備率領馬軍出戰。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踏白就回來稟告說“稟將軍,叛匪向北撤走了。”

“向北?”

宋江義軍的動向出乎蔡仍等所有人的意料。

蔡仍讓人拿過來地圖,眾人圍了上去。

張哮看了一會地圖,說道“叛匪要去黃河?”

王勝道“叛匪應該是要渡過黃河,然後進入河北地界。”

張哮有些難以置信道“這怎麼可能,他們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張哮說得沒錯。

河北可是有乾寧、永靜、保定、信安、安肅、永寧、廣信、順安等八支大軍,總兵力超過十五萬,而且這還僅僅是禁軍,不算廂軍和鄉軍。

而且,因為要防禦遼軍南侵,河北可是修建了眾多的軍州和堡寨。

所以,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宋江一夥北上,那無疑是自找死路。

這麼說吧,如果宋江一夥真被蔡仍逼得北上河北,那蔡仍可就要立下大功了。

因為,幾乎在所有人看來,一旦宋江一夥進入河北,那他們就將是甕中之鱉,剿滅他們也就是遲早的事。

隻有一人不這麼看。

這個人就是蔡仍。

蔡仍比任何人都清楚,河北雖然有十幾萬宋軍,但這十幾萬宋軍因為宋遼百年無戰事已經快爛到根子裡了,宋江義軍如果進入河北,那有可能真會置之死地而後生。

蔡仍往上再往上看了看,心就是一動“他們該不會是想去太行山吧?”

太行山形勢險峻,曆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甚至是到了抗戰時期,太行山始終戰火不斷。

而且,這裡乃是打遊擊的聖地,抗戰時期,我軍就創建了太行區(晉冀豫邊區),發軔於太行山的遊擊戰,迅速發展到西起同薄、汾河,東至渤海,南靠黃河,北沿正太、滄石路的廣大地區,先後形成許多重要戰略區。

換一種說法吧,如果宋江一夥能進入太行山,那他們無疑就是猛虎進山、蛟龍入海了。

蔡仍心道“如果真是這樣,那未來的變數可就大了……”

王德打斷蔡仍的思路道“將軍,那我們馬都還追不追這夥叛匪了?”

蔡仍連猶豫都沒猶豫,就道“追!給我金吾軍造成了這麼大的傷亡,我如果這麼輕易就讓他們跑了,怎麼對得起那些戰死的兄弟?”

蔡仍這話其實就有些不講理了。

是。

昨天兩場戰鬥下來,金吾軍死傷了近二百。

可宋江義軍的傷亡更大,昨天兩場戰鬥加一起,他們至少折損了一千人,而且這還不算前天張憲、王德他們伏擊殲滅的那五百多人。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