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梟途!
…
宋軍奇襲燕京的六千精銳騎兵,除了不知所蹤的一千人馬,最後僅有數百人撤出城去,其餘全部陣亡。
遼軍繳獲宋軍戰馬五千匹、鎧甲四千多具。
楊可世坐下的那匹踏雪烏騅馬,因為找不到主人,而目光迷茫,獨自在燕京大街上狂奔。
楊可世和郭藥師率人縋城而出之後,蕭乾與耶律大石忙著指揮遼軍在城內收拾棄甲,捕殺殘軍,沒有出城追襲。
楊可世和郭藥師因此得以逃脫。
傍晚,他們來到安次縣境內,將殘兵敗將召集在一起,僅得到四百來人。
郭藥師問“咱們接下來去哪?去良鄉,還是去雄州?”
楊可世覺得燕京這一仗打得非常窩囊,而且他搞不明白劉延慶和劉光世父子為什麼沒派援軍來,進而也不敢去見劉延慶。
郭藥師的心裡則充滿了悲哀!
這個奇襲燕京的計劃是郭藥師提出來的,如今失敗了,劉延慶能不讓他當這個替罪羊嗎?
所以,郭藥師對楊可世說“要不然,將軍跟我去涿州養傷吧,然後咱們再慢慢計較?”
怕劉延慶害他,又實在沒臉去見童貫,加上身上有毒又有傷需要地方靜養,所以,楊可世考慮了一下,便跟郭藥師去了涿州。
劉延慶對於燕京城內發生的事一無所知。
事實上,劉延慶早已派劉光世率大軍前去燕京接應楊可世和郭藥師了。
可不光楊可世和郭藥師沒有消息傳回來,劉光世也沒有消息傳回來。
正在劉延慶納悶不已之時,忽然收到郭藥師和楊可世從涿州派人送來的信。
劉延慶這才知道宋軍偷襲燕京已經失敗,六千人馬隻剩下幾百殘兵敗將逃去了涿州。
這讓劉延慶大為震驚,同時又大為不解!
“怎麼會敗?敗了之後,他們怎麼不回來,而去了涿州?”
“我兒子的援軍哪裡去了?難道也全軍覆沒了?”
劉延慶非常擔心自己的兒子。
劉延慶下令“各軍繼續開挖壕塹,壕塹的深度不低於四尺,底寬不少於兩尺!”——劉延慶打算在盧溝河畔打一場陣地防禦戰。
幾天後,劉光世忽然全軍撤回,一兵一卒也不缺。
劉光世對劉延慶說“我們按照計劃,一路東行,繞過遼軍的盧溝河防線,到安次後再折向北,可由於路線不熟,繞的路線過長,等到我們來到燕京城東郊時,城樓上插著的是遼軍的大旗,我因此判斷遼軍主力已經回城,所以沒敢貿然發起進攻。後來,我聽說宋軍在城內全軍覆沒,遂率大軍撤了回來。”
對於增援燕京遲誤,劉光世感到很自責。
但劉延慶並沒有責怪劉光世,而是安慰劉光世說“能全軍而退也屬不易,不要將此事放在心上。”
從劉延慶對劉光世的態度上,不難看出,趙佶選劉延慶當這個統帥,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
幾天後的一個下午,蕭乾親率精兵八百人,沿盧溝河岸西行三十裡,然後悄悄渡河,繞到宋軍背後,之後在琉璃河鎮南的大路兩側埋伏起來。
等宋軍的護糧將王淵帶領數百騎兵護送幾百輛裝滿了糧草的馬車從南往北沿著驛道緩緩走來,蕭乾一聲令下,八百遼兵一躍而出,衝向了宋軍!
宋軍毫無防備,死傷遍地,活著的也都四處逃竄。
王淵藏在一輛馬車後邊企圖逃脫,結果被活捉了。
蕭乾下令點火,將糧車全部燒掉。
不一會兒,數百輛糧車全被點著了,隻見烈焰升空,火光衝天,如同白晝。
劉延慶聞聽糧車被遼軍放火燒毀,大吃一驚,連夜召集諸將開會,說“此地遠離大宋,糧道不易保護,久住下去,恐怕軍中有變,我想向宣撫司申請撤軍,你們以為如何?”
諸將點頭稱是,表示服從劉都統的決定,隻有一個叫“曲端”的將軍忽然站起來,說“我不同意撤軍,我們幾十萬大軍北上是乾什麼的?不就是來收複燕京的嗎?現在大軍都已經到燕京城腳下了,不去進攻燕京城反而要撤退,這樣的命令我實在無法聽從!這時候撤退,我們對得起陛下,對得起國家嗎?”
劉延慶氣得臉色鐵青,“騰”地一下子站了起來,隨即大聲嗬斥道“你懂什麼?來人,將這狂徒給本帥推出去!”
門外幾個衛兵聞聲而入,隨即將曲端扭送了出去。
蕭乾捉了王淵之後,命人將王淵和另外一個俘虜帶到自己帳外,然後撤掉營帳外的崗哨,故意給他們一個逃跑的機會。
夜間,蕭乾故意對一個遼軍將領說“劉延慶這頭蠢豬,還不知道,冠軍侯的傷勢已經好了,我們大遼已經歸降了冠軍侯,隻等明日,冠軍侯將親提三十萬大軍來與宋軍大決戰,然後咱們舉火為應分左右兩翼渡河,以精兵衝擊宋軍中軍,這次咱們一定要將宋軍一舉殲滅,以報其毀盟落井下石之大仇!”
其實——
蕭乾現在還不知道蔡仍的“傷”已經好了,這是他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