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路途並不遙遠,是李家集鎮河對麵五十多裡的地方。
這邊更接近於原始森林,山高林密。
數人乘坐兩葉小舟過來的時候,發現墓葬群最前麵的大墓前正好有幾人在跪拜。
幾人下舟慢慢前往,隔了五百步用上了望遠鏡。
“是李光輝和她媳婦,還有大伯。”
杜金枝與李光正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神裡看到了然。
怎麼不早不晚偏偏是今天。
還好李光正心血來潮,為了討杜金枝的歡心,要刨祖宗的墳。
那三人一陣禱告之後開始挖墳。
三人刨墳組也是帶了乾糧來的,一直乾到晚上,沒乾出多少活,便去空著的守墓人的屋子歇了一晚。
還真是,不一般的好耐力。
李光正一直看到那三人住下了,才一甩屁股與後麵的幾人商量:“我們回去吧,明兒趕早過來。”
幾人一致點頭。
現在也沒有想著墳墓裡的東西了,就看著那三人怎樣挖先袓的墳。
李光輝想的是,自己的兩個女兒一定要塞到宗門裡,自己這麼小的官彆人是不會賣麵子的,得有個有分量的東西。
他想得心焦,和父親商量。
李家老一輩人都知道李家分枝遷墳的事,這邊因為山大坡陡,與外麵來往不便,所以李家後代也都遷往外地,留下的不過兩三家,村子離得遠,一年來不了墳山兩次。
李洪基就對他講了始祖的事。
“始祖來自中原,因在中原被仇家滅門,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到了東山,得了仙緣,生有五子二女,卻因女老人的原因,都無仙緣神份,隻得將祖宗的東西都起墳埋了。
女老人也被始祖帶走,說是吃了仙丹,身輕如燕。”
李光輝一激動:“爹,要不我們去找一找看看裡麵有什麼好東西,阿芬和阿花雖是女兒家,若能在宗門落腳,以後定能有個好前程。對家裡也有能有點好處。”
誰也不比誰高尚,這事也就隻有李家子孫能乾出來。
阿寶先還覺得大哥不孝,等看到大堂哥夫婦倆和大伯,才發現一家人彼此彼此,半斤的八兩沒什麼分彆。
這時代是十六兩秤,一斤等於十六兩。
李光正也不敢嘲笑自己的大堂哥,但回到家裡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李洪濤先是對兒子怒目而視,氣的差點兒一口氣沒上來。
後來想了想對兒子道:“明兒我跟你們一起去看看,我寧願讓外人得了便宜,也不能便宜了他們一家。
不過我還是先給你提個醒,那座墳看起來大,可能就是有兩個石棺,搞不好裡麵是空墳,不要心熱了。”
第二天白看一天。
第三天就在那三人把墳墓挖出來準備開棺時,附近傳來了狼叫聲。
並且不是一隻,而是一群。
現在又正是傍晚時分。
李光輝都嚇得一哆嗦,拖著癱做一堆的小王氏和爹說:“要不明兒一早再來開棺,現在就是沒有狼我也覺得害怕,幾百座墳呢!”
三人遁去。
丁權表演完口技,大家發現那一家人真的走了。
李洪濤道:“上去瞧瞧,無論有沒有得到什麼,都好好埋起來。”
一夥人費儘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兩座沉重的青石棺材板打開。
棺材裡裝得滿滿,不過出乎意料,都是些日常衣裳,甚至連法衣都不是,全是普通鄉下人穿的粗布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