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曾聽趙丹妮說過,她們家鄉的稻穀畝產千斤,麥子兩千斤都有可能,但再聽劉金花說起,還是有些咋舌。
阿寶家原來沒有小境珠產糧,外麵的旱穀米就很香很好吃,但是畝產就是三百到四百斤,四百斤已然登頂,再也不可能增加了。
這些日子都住在寶船上,這樣可以互相串門子快一點,安全性能也更高,大家一起吃飯。
基本是劉金花做飯,用的宗門領來的靈穀米。
這個米飯也挺好吃,就與平遠街的米飯一樣,區彆很小,可見阿寶上一世吃到的那邊的米飯,已經是飯中超品,那時平遠街當地米飯也是不要錢的,隻收菜錢。
因為是邊境重鎮,菜價稍微比周邊的內地城市貴一點,也隻是貴一點點。
楊嬌嬌所在的宗門也挺大,而且宗門水比較多,種的穀米也與雲頂山一樣,所以大家都是aa製,米湊起來,菜有什麼拿什麼出來,吃得挺好的。
要是沒有楊嬌嬌,就是阿寶經常一個人出米出菜,劉金花和丁蓮基本啥也不用出。
幾人的移動菜園全種成山裡尋到的寶貴藥材了。
有阿寶的小境做後盾,菜什麼的,吃不完還喂鵝喂羊。
楊嬌嬌吃滑了嘴,每天都能吃到海鮮,羊肉,最好的蔬菜,乾菜,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她沒有吃過的菜。
比如馬刺根,吊瓜根,素炒南瓜尖,芋頭煮南瓜尖,辣椒炒鮮菌菇,乾巴菌炒飯……
還有小銀魚,各種各樣的海菜洋菜……
“和你們吃飯真帶勁,還好我們仙修不會發胖,不然這麼多天肯定跟養豬似的。
為什麼你們會湊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乾巴菌和雞樅是從外麵帶來的吧?我是隻聽說過這東西,從來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不光是價錢的問題,是我們有錢也買不到,它隻出在雲州和靖州,將來要是有機會我一定要到那邊去走走,看看自己的運氣能不能撿到一些菌菇。”
阿寶笑道:“當然能啊,整個雨季菌菇大出特出,一天一籃子不成問題。
那邊的人現在到五六月份收入會爆發性增長,一直要到十月份左右才結束。
紅土地上就出雞樅,要有白蟻做窩才成,雞樅長在白蟻窩上麵。
至於彆的菌菇,那就長得很隨便了,人家是愛長哪裡長哪裡。
有天我累了坐路邊休息,啊呦,一個早上沒有撿到幾朵菌菇,在準備坐下去的地方,遍地都是,被路邊深草遮住。
那些草是什麼草呢?都是白草莓,又大又甜,真是好極了。”
楊嬌嬌已然無限向往了:“我真的要去,凡人不方便,我們仙修還裹足不前,那真是白活一次了。”
“是的啊,撿了菌菇裝進儲物袋吃一年,走到哪裡天晚了就住到哪裡,有鳥巢屋了,哪裡還有去不得的地方,就像頂著一個家的蝸牛,爬得慢點又何妨?”
劉金花無比讚成,丁蓮也頻頻點頭。
幾人一直在島上待了一個月,直到開始下大雪了,才悠哉悠哉的回轉朝花城。
楊嬌嬌不肯停留,直接回暮光城去了。
阿寶傾出一堆木材給李光正:“怎麼樣,我們這些木材好不好?”
李光正非常高興:“非常好啊,我還沒見過這麼高這麼大的紫檀木呢,都給我麼?你不留點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