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正考上狀元,最難受的不僅是李家大房那些人,附近十來裡路上的曾經被孔雪兒請媒人提過親的一百多個已經嫁人或者沒有嫁人的姑娘,全都躲在家裡失聲痛哭,淚流成河……
是真的一百多個,弟兄幾個沒事的時候會算,到底是提過幾個親。
“媒人的跑腿費和茶飯錢都不止三十兩銀子,從我十三歲到十五歲的兩年之中,春夏兩季,幾天就得見一個姑娘,被媒婆帶到人家家裡,還要提上點酒肉,餅果,要揣摩人家家裡有些什麼人。
有老的要帶糕餅,有小的要帶糖粒。酒肉是必須帶的,光酒肉一項,差點把我們家搞得三餐不繼了。
我們小時候是天必須得吃一次肉的,因了要為我說親,不得不六七天才能吃上一次肉。
我自個倒是經常吃肉,提了肉上門提親,大方一點的人家當場就把肉做了,小氣的給煮兩碗素麵,酒肉留下,人家一家子晚上吃的開懷。
婚事是絕對不會成的,哪怕我家蓋了新房子也不成,人家覺得欠了那麼多債,一嫁進來就要還債,這親做不成。”
李光正邊喝酒邊笑,笑到後麵高興的道:“幸好她們都不願意嫁我,要不我現在也不會考上個狀元,山妻稚子家常飯,我一定會十分滿足。”
“所以說娶不上媳婦沒什麼要緊,也許好的在後麵。”
有人讚成,樂得一笑。
杜金枝卻是悄然和阿寶躲在響山洞府裡,對每一個來洞府門口張望的年輕的女子品頭論足:“這個也不好看,這個你大哥提過親沒有?”
“提過的,她後來嫁人了,嫁給了我哥一個同窗,是個秀才。她一個人乾活,每天早上都挑一擔菜到市場上賣,她男人不乾活的,經常到我們家酒樓上來吃飯,嫌棄自家婆娘炒的菜不好吃。”
杜金枝明顯的嘴角上揚,高興得很。
“這個人長得還可以,就是臉瘦了一點刻薄了一點,不知道現在過得怎麼樣,你哥也去說過親麼?”
阿寶笑道:“這個嫁給了一個在靖州書院教書的舉子,那舉子是我們村的,她是小石橋的,我大哥找了個伴跟著去提親,三人一起去,我大哥提了酒肉,最後是陪伴的小舉人被看上了。
她過得挺好,給舉人生了個兒子,在我們這個地方算是有頭有臉,婆家娘家都跟著搬到靖州城裡去了。
因為人多嗎,舉人俸和教書的活養不了兩大家子人,她擺了個瓜果小攤,天天要出攤,所以麵相難免刻薄。”
夏國舉子找到事做後舉子薪俸減半,就看找的事情能不能填補另外的十五兩銀子了。
很多舉人因是舉全族之力供養出來的,最後需要回報家族,就不得不找事做,如果考不上進士,隻有及早當官或當先生,先生一年也能賺個百兩銀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之後家族祠堂供奉,孩子讀書,都由這些家族佼佼者多多籌錢,貼補,以讓家族更加壯大。
杜金枝越看越陶醉,整個人飄飄然,這些被自家未婚夫提過親的人,現在都過得不如她,她就好高興好高興,感覺自己賺大發了。
“這麼些上不得台麵的女人,還敢嫌棄我男人,都是些眼睛長在額頂上的,偏偏又沒那好命,如今倒讓我占了個便宜,撥得個頭籌了。
就說你大哥哪裡不如彆人嗎?做事情又好,人又勤快,修行又比彆人強,做菜又好吃,簡直是完美啊!
這些不成器的女人,如今後悔了吧?真的是活該呀。
瞧瞧她們看這洞府的眼神,肯定巴不得自己住進來,眼眶子都通紅的,一個個如狼似虎。可惜全是睜眼瞎!哈哈哈嘿嘿,這些人跟杜家人有得一比,都是見錢眼開的賤格人。”
阿寶訝異看向身邊樂得雙手叉腰一臉傻笑的美人,看她一點形象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