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小時候經常十分渴望的跑那裡去看人家蕩秋千,雖然有兩個秋千,但是過年過節人滿為患,大家都不乾活了全部跑出來溜達了,秋千邊站滿了等待上去咯咯咯的人。
這時候村裡人和外村人都多的很,很多少年為了賣弄自己的力氣,或者最好運氣好能抱一下美人,總是不餘餘力玩了一轉又一轉。
鄉下人沒有男女授受不親這種很專製的思想,自家媳婦彆人蕩一下秋千,心裡不舒服但還是要笑著看。
排隊的人排到了秋千上,可以邀請一個不排隊的人一起上,那是要站著蕩的,要用力蹲,沒有人會幫忙送你。
一邊一個對麵站好,兩根粗粗的牢實木棒拴在繩子上,中間有隔,兩人都要使力,蕩得高高的,往往忍不住要哈哈哈或者咯咯咯小笑。
站著等的人說著各種葷話,都是摟哪裡呀抱哪裡呀,往往說得蕩秋千的人心花怒放或者羞澀不已,起哄架秧子的就多了,整個場麵熱鬨的不得了。
阿寶恨不得秋千上的人掉下來,更加熱鬨一些才好。
也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有個彆的笨蛋沒站穩,從秋千上甩了出去,掉到荷塘裡,荷塘裡厚厚的於泥包裹了緩衝了幾層樓高墜下的人,除了糟糕一點從來沒有人受過傷。
這就是百姓的聰明之處,秋千多架在泥塘邊,基本上摔掉下來的都是掉到泥潭裡沒有掉在路上。
人嘛總有一個特彆的心理,麵對硬地時會更小心,對麵的人也不敢使壞,怕出了人命自己逃不了乾係。
但麵對軟軟的荷塘,有的少年就非常的狂妄,毫無下線的把對麵的人甩下去,就是為了看一眼對方狼狽的精彩。
一般來說摔下去的多半是女的,而且多半是少女。
成了親的女人,基本會是對麵男孩的嫂子,這個時代對嫂子的尊重和肖想一點也不衝突不說,大家好像已經約定成俗。
沒有人會斥責,對少年的心思比較包容。
少年也不敢把嫂子摔下去,那樣會挨揍的。
所以摔下去的少女,多半又是那種性格外向的,大家都能惹的人。
有個彆的摔十次八次還是要去蕩,站在秋千上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那種用力的激情,還真的很有意思。
三叔最終把水牛賣掉了,賣給了餐館,又把牛皮買了回來,天天曬啊編的,又在本已有兩架小秋千的桃園上方的魚塘邊架了兩個大秋千。
這回這個秋天不是栓在樹上,而是用水泥澆築了兩個巨大的秋千台,上麵用一根實心粗鋼管。
底下墊了巨厚的氣墊,防止玩耍的人掉下來。
魚塘也幾年了,水不深,大概一尺多這樣的,但於泥有兩尺來深,掉下去不會把人摔傷。
桃花開過的時候,這兩個秋千架做成,吸引了不少城裡人來蕩秋千。
李家大房的那個魚塘邊,隻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拴上秋千架,平時不會有人去蕩,自然不能拴在那裡日曬雨淋。
這雙龍瀑布下的大秋千就成了不少青年男女的最愛,從早到晚有人守著排隊蕩,很多人進桃園就為了蕩一下這兩架大秋千。
一個老牛的皮隻夠做一根繩子,另一根是買的餐館的另一頭牛的繩子。
五月份桃子鮮紅的時候,李光正兄弟倆都回來了,跟著皇帝陛下來過菌菇節了。
菌菇五月初六開菌門,實際上之前就會有人撿來吃過了,但陛下來了清河縣,怎麼也得有個儀式感不是?
於是定於五月初六,大家都跑山上去撿菌菇,帶上鍋碗瓢盆和油鹽,找個有水的地方,直接在山裡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