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難得他還記得那般事,不過……八月份的時候京城無事,怎麼不來送一篇?”
“哈哈,讓他進來吧,他年紀不大,外麵可是寒冷的。”
《二十四史》!
心得篇章!
德正帝略有狐疑,伸手將那個盒子接過來,隱約有那個事情,還是因上皇引起的。
當時也就是順口一說。
不料……如今還真的有心得篇章送來了,有趣,那個少年人很有趣,真的很有趣。
難得他有這般心思。
對著戴權吩咐一語,又看向幾位軍機大臣,外事都了結了,就隻剩下一些皇族內事了。
恭王、忠王可以處理。
旋即,李衡山等告退。
戴權也出去一趟,吩咐內監宮人。
“小神醫,秦鐘!”
“朕很喜歡這樣的少年人,很喜歡這樣的孩子。”
“華佗在世的醫術,衛棱二人便是他救回來的,恭王,聽說他和成章相交不錯?”
“《二十四史》心得篇章,哈哈哈,有趣,不知道小神醫會有什麼心得篇章。”
“朕要一覽。”
“朕要一覽!”
德正帝拿著木盒坐於臨近的炕幾上,將木盒的暗扣打開,取出裡麵的文書篇章。
《二十四史》!
論來,自己都沒有完全的通誦一遍,若言心得篇章,的確有一些,卻寫出來有些艱難。
而小神醫寫了兩篇?
《二十四史》開篇《史記》,不知道小神醫會有什麼言語,對文書內容略有一絲期待。
“陛下。”
“因小神醫診治王妃之事,一來二往,成章與之倒是熟悉不少。”
“說來,京城最近流傳的《算學初階》同成章還有一些關聯,成章覺得《數理精源》略有艱難晦澀。”
“而小神醫得異人傳道,對於算學精通,便是有了快捷掌握之法,有了那份《算學初階》!”
“為此,臣弟所修書籍的子部要有一些算學書籍給於重新整理了。”
恭王拱手笑言。
“小神醫的字很不錯,很有力道,《淺論三國演義與三國誌的異同之處》,嗯,不是《史記》,倒也無礙。”
“《二十四史》卷軼浩繁,通讀之,太耗費時間了。”
“《算學初階》朕閒暇也有一覽,精妙,果然是精妙,尤其上麵所用的一些異邦文字。”
“很是輕便。”
“朕也為此問過陳端亭,若然戶部那裡的人學習《算學初階》,整理一些數字會便捷許多許多。”
“異人!”
“真不知道傳道小神醫的那位異人為誰?似乎……無所不精,無所不通。”
“小神醫的醫道都如此,那位異人的醫道隻怕更為天人。”
“《算學初階》,小神醫才這般大,就有那般早已,異人更無須多言。”
“還有朕時而從康兒口中聽到的一些話語,以朕對康兒的了解,那非康兒之思。”
“有點意思。”
“天下間,《三國演義》之言流傳很廣很廣,以至於許多人都將《三國演義》奉為正史,深信不疑。”
“就是朕……當年也有這般所思。”
“後來閱覽《三國誌》,才有不一樣的感覺。”
“那兩本書彼此相對,各有優劣,《三國演義》七分真,三分假,卻很容易流傳。”
“《三國誌》讀起來,過於乏味了一些。”
“哦,這裡麵小神醫還列舉了一些虛假之事,桃園結義、草船借箭、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
“還有對比了一些人物,演義之人,同正史之人的區彆。”
“……”
“這份心得可取,可用!”
“不錯,小神醫有心了,也難為他了,欲要書錄這些,要通讀整個《三國誌》吧。”
“恭王,你與忠王也看看。”
“朕以為你們也會有心得的。”
“第二篇心得——《淺談漢家丞相曹操》!”
“曹操,曹孟德!”
德正帝坐於炕上,將第一份心得篇章快速看完,不由讚歎,多有誇譽,先前從未看過這般的文章。
小神醫此論多有新穎。
就是許多事情在文章上所錄不太清楚,待會倒是可以問問小神醫。
“是,陛下!”
恭親王、忠順親王相顧一眼,一禮落下,接過那份心得文書。
“陛下,小神醫秦鐘在外等候!”
德正帝剛有閱覽第二篇文章,暖閣外,戴權的聲音傳來。
“傳!”
德正帝輕道一聲。
“傳一等男加雲騎尉秦鐘覲見!”
當即,戴權朗聲。
“陛下!”
“小臣秦鐘拜見陛下!”
戴權在前,秦鐘在後,行入暖閣,依從禮儀,頭顱微低,緩步近前,於炕幾上的陛下丈許之外停下。
秦鐘無語的雙膝跪下,深深叩首。
至於萬歲萬歲萬萬歲那樣的話,先前也有問過小胖子,小胖子說自己想多了。
“小神醫,起來吧。”
“戴權,看茶,喝杯茶暖暖身子,少年人身體不能有損。”
“你先等一下,朕先看看你的心得篇章。”
“曹操,曹孟德!”
“小神醫,你對他的評價不低啊。”
“難得!”
德正帝掃了秦鐘一眼,於秦鐘不為陌生,微微一笑,單手虛召,又看向戴權。
“小臣謝過陛下!”
秦鐘再次深深叩首一禮,而後起身。
喜歡紅樓群芳譜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群芳譜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