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古來繁華!”
“鐘哥兒,你這首曲子……令人聞之,金陵的繁華、風流氣象皆在其中。”
“鐘哥兒,你……真是……。”
“……”
一曲笛音,悠揚天地間。
觀鐘哥兒立於窗前雙手持玉笛,將一曲《金陵曲》吹出,林黛玉凝視許久。
深深歎道。
鐘哥兒的曲子,總是那般動人心弦。
這首《金陵曲》也是一樣,繁華盛世,雍容大氣,同鐘哥兒先前所作的《伽羅》,略有一脈相承。
“這首曲子,還沒有徹底完整,還需要稍稍修正一些。”
“接下來落下工尺譜,就可刻印出去了。”
握著手中玉笛。
這是金陵專門請人嶄新打造的,儘管也有現成的玉笛,自己……不願意用彆人用過的。
除非是不一樣的人兒。
笛子!
自己原本不太會,好在身邊有會的,采星、妙彤她們都會,故而,自己也會了。
“金大師之名,又要傳誦了。”
林黛玉掩嘴輕笑。
“小神醫,你的曲子,真真是唱遍江南了。”
對於小神醫的本事,林山早已經服氣了。
“鐘哥兒,接下來你在元和那裡求學,吳縣距離那裡也不遠,也就百裡左右。”
“聽族兄說……一些林家族人,也有定居在元和的。”
林黛玉說到另外一事。
鐘哥兒這一次去蘇州府,主要目的是求學,是元和之地的竹林草堂,雖然不太了解。
但!
從地圖上看,元和、吳縣都是蘇州城的屬地,元和距離吳縣不遠的。
吳縣!
林家祖籍之地,林家祖上也是有爵位的,是以,那時定居在蘇州府吳縣之地。
後來,爹爹因做官,便是去揚州了。
祖籍之地,隻留下一些族人和仆人在打理。
“從吳縣前往元和,有一條專門的水道,如今之時,若是順利的話,頂多兩三個時辰就可到達。”
元和!
林山不太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吳縣城外一處區域,對於元和那裡有去過,了解不多。
竹林草堂。
有耳聞,聽說那裡很有名氣,還有大儒坐鎮,每一次舉業都有不少人取中。
自己?
非讀書之人,於那些關注更不多了。
“接下來前往元和求學。”
“采星他們,就交托於妹妹了。”
元和!
秦鐘不了解。
老師於自己的書信,便是讓自己去元和竹林草堂求學。
此外,還有另外一些書信,是老師的一些朋友,讓自己替他拜訪一些。
金陵有一位!
自己已經拜訪過了,那是一位金陵府衙的同知,是一位五品官,年歲同老師相仿。
老師所言,若非十多年前的一事,那位好友當擢升至六部侍郎層次。
蘇州府有兩封書信。
一封是竹林草堂的。
一封是江蘇巡撫衙門的一位道員!
江蘇巡撫衙門駐地在蘇州城,吳縣與之挨著,治所都在一城!
還有一封是江蘇太倉州的,是送給那裡一位知縣的,也是因當年之事被貶至此。
老師之言,一應書信,在年前送到就行。
太倉州在蘇州府東側,距離很近很近,接下來抽個時間,將書信送達並不難。
求學!
拖家帶口行不通。
一如在白石書院求學,身邊隻是多福他們。
采星他們不好跟隨,有林黛玉在,倒是可以一塊作伴。
“鐘哥兒,放心好了。”
“我也喜歡采星她們在我身邊。”
林黛玉很是點點頭。
“香菱的事情,也交托於妹妹了。”
“有我在金陵得到的一些信息,找到香菱的老家應該不難。”
“希望也可順利的找到香菱家人。”
采星她們足可自理,和林黛玉待在一塊,彼此照應,無論是對采星她們,還是對林黛玉,都是極好的。
“蘇州城吳縣,閶門!”
“地圖上看……,在吳縣以西!”
“鐘哥兒,到達吳縣,我就差人去打聽。”
“族兄也可有力。”
“如鐘哥兒所言,香菱眉間一點胭脂痣,很是顯眼,隻要小時候見過香菱的,肯定可以打聽出來。”
這件事,鐘哥兒昨兒和自己閒聊說過。
林黛玉明眸一轉,落於香菱身上,果然可以找到香菱的家人,也算是一件功德之事。
自己在吳縣空閒的時間很多,可以找一找。
也算是替鐘哥兒分擔一下。
“閶門!”
“小神醫,姑娘!”
“那件事就交給我好了,我親自派人去,明兒到達吳縣,若是順利,很快就有消息。”
林山一禮。
“香菱,看來……你很快就能夠見到家人了。”
紫鵑拉著香菱的手臂,為之歡喜。
“那些拐子真不是好人。”
晴雯對那些拐子再次表達憤怒,小拳頭握緊,很是晃了晃。
“我……。”
“多謝少爺,多少姑娘,多謝林少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香菱隻覺一顆心此刻在不住跳動。
真的要見到家人了?
自己的家在閶門之地?
不知道爹娘現在是一個什麼樣子?
不知道他們是否還都在?
希望他們所有都好好的。
自己就要找到他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