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兄之言,小王爺聞之也是一笑。
小神醫對於異族……好像的確不太喜歡。
自身?
其實對那些人也不喜歡。
那些人的風華禮儀太蠻荒。
尤其,還喜歡生亂。
史書之上,隨便一翻,多有異族為亂的事情,更是令人生不起什麼好感。
但!
要解決他們好像也難。
前明歲月,多次北伐,將異族之力重創,奈何……因前明明英宗的土木堡之事,異族一發不可收拾。
還有遼東塞外的靺鞨建奴部族。
前明之末,竟然叩關而入?
他們想要做什麼?
想要重現數百年前金國的模樣?
其心當誅!
若非當年太祖皇帝礙於尚未徹底平定天下各地,沒有對他們進一步處置!
否則,非得給那些人好看,後來……想要再處理他們的時候,那些人變老實了。
再加上朝中一些人言語不同於繼續征戰,希望休養生息,穩固國本,便是放任了。
隻要不生事,便無大礙。
終究,皇爺爺在位的時候,那些異族……又開始生事了,皇爺爺派人北伐,也派人遼東征伐。
皇爺爺自己也曾北伐。
最終,那些人又老實了。
現在!
又開始不老實了。
真真……當初就該將那些人全部滅殺,對了,當初那些有實力的將士……為何不將那些異族全部滅殺呢?
又有一個疑惑了。
吃完手中的雞腿,小王爺也是取過一杯茶,看向恒王兄,視線落在小神醫身上。
小神醫於諸事向來有不俗的見解。
不知可否解惑!
“異族!”
“曆朝曆代好像都有那個麻煩,有些時候還是極大的麻煩,前明歲月,異族都消耗相當大的力量。”
“為此,多有征收苛捐雜稅,使得民不聊生。”
“最後,前明不在了。”
“異族!”
“一勞永逸的法子?”
“自秦皇歲月,蒙恬北伐匈奴以來,都數千年了,好像一直沒有徹底的解決他們。”
“……”
“的確奇異,小神醫,你可有所思?”
恒王喝著手中的奶茶,用力吸了一口,將珍珠吃了不少,於小王爺之言,本能頷首。
異族。
實在是令人難以高看。
當國朝強大的時候,那些異族老老實實的,當國朝不為強大的時候,異族開始生事了。
甚至於多起當誅的心思。
“小神醫,你說……曆朝曆代那麼多名將,秦之蒙恬,漢之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還有後來的許多名將。”
“他們也曾北伐異族,雖有大勝,卻一直沒有解決他們,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又是麻煩了。”
“還有異族……是否有毛病?好好牧牛放馬不行嗎?非要掠邊?人家又沒得罪它們!”
“既然答應臣服了,偏偏有些時候,又多有異心。”
“唉,小王看的史書不算多,小神醫你可是看過二十四史的,嘿嘿,今兒你可得好好於我說說!”
“這個問題……小王今兒還真想要知道。”
“想來恒王兄也極有興趣的。”
“……”
接著恒王兄之言,小王爺又說到一些。
是自己的疑惑之言。
而且這個問題,也許許多人都能察覺,卻沒有細細思忖,起碼……自己就不知道。
連自己都不知道,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
恒王兄也不知道。
自己和恒王兄所學雖非科舉學業,也是博覽群書的,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真不知道。
小神醫!
直覺告訴自己,小神醫會告訴自己一些想要知道的。
“二十四史!”
“全部一覽,我可沒那個時間和精力。”
“異族!”
“對異族……我的確不喜歡。”
“史書之上,對於異族之事記載的很多,剛才小王爺所問……有沒有法子將異族的事情一勞永逸!”
“還有……為何曆朝曆代都不能夠徹底解決異族之事,以至於到現在還有異族生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以前異人授業的時候,曾有閒聊,好像提到的有一些。”
“我覺有些道理。”
“……”
握著茶盞,聽小王爺和恒王殿下先後所言,秦鐘笑語,自己對異族不喜歡?
如何會喜歡?
隻要是一個純純正正的漢人,對於那些總是無故生事的異族……就不會喜歡。
史書之上,那些異族犯下的事情太多了。
二十四史!
好吧。
貌似以前就聽傳有人說自己通讀了二十四史,這豈非是誹謗?絕對是誹謗!
自己也就看了其中一段時間的史載而已。
話語微頓,喝了一口茶水。
“異人?”
“那位異人也說過異族?”
“如何說的?”
悠然。
小王爺和恒王更有興趣了。
異人!
那位異人!
那位授業小神醫的異人!
一年時間就將小神醫調理出來的異人,真真神妙之人,可惜,連小神醫都不知道異人的身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雖有猜測,難以確定。
異人。
那位異人絕對是一位真正的隱士大賢者。
醫道上,數年前,小神醫才多大,就能夠通曉華佗醫道,可見那位異人的醫道才學。
小神醫都說了,如果可以跟著異人多學一段時間,當受益更多,奈何……隻有一年時間。
此外,異人還傳給小神醫許多特彆的東西,比如那個水泥之物,就是異人煉丹時候發現的,傳給小神醫的。
小神醫將其獻出來了。
還有一些珍貴的丹藥丸藥,想來也是異人親手研製的,也傳給小神醫了。
那位異人對異族也有言語?
說的什麼。
恒王放下手中的奶茶,準備好好聽聽,說不定以後父皇考較的時候……就能用到。
“……”
“異人所言多淩亂,我將其總結一些。”
“首先,之所以會有異族的麻煩,首要是中原王朝自找的,果然中原王朝一直強大,異族……就會一直俯首。”
“這個回答……小王爺和恒王殿下覺得如何?”
將手中的茶盞落於麵前案上,秦鐘拿起剛才放下的采風文書,沒有閱覽,將其卷起紙筒,在手中把玩著。
說著,看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