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廣告費的收入,也是排名第一!”
“那些就是外顯。”
“國力強大呢?”
“……”
異族的問題,其實……在某些時候,從來不是問題。
隻要中原王朝自身不出問題,異族就不會有問題,出問題了,直接揍一頓!
而中原王朝自身出了問題,異族的問題……一般相隨而生。
國力!
長久、持續、強大!
秦鐘看向恒王,看向小王爺。
視線一轉,落於辦公室的一角盥洗之地,剛才緊緊把玩那些采風文書,手上有些許痕跡。
當清洗一下。
“國力強大的外顯?”
“嗯?”
“這個……,真讓本王一下子說出來,本王……還真要好好想一想。”
“嗯。”
“國力強大的標識。”
“府庫充盈是必須的,國庫必須要有足夠多的銀子。”
“其次,甲兵強大,足以保護國朝,維持國朝的安定。”
“再者,天下各地安穩無事,庶民百姓安居樂業。”
“似乎……。”
“再有……政事通明!”
“天子聖明,文武群臣皆有其力!”
“四夷賓服!”
“……”
“小神醫,你覺這些外顯如何?”
恒王心中又是稍稍一突。
小神醫所問。
總是令人感覺能夠回答出來,然……真想要回答的時候,又覺……不太容易說出來。
就如國力強大該如何巨細言語。
如何言語?
國力強大如何言語?
略有思忖,還是將所思的外顯一一道出,想來不會超出那些,曆朝曆代……最為強大的時候。
肯定是最有錢。
將士最勇武。
天子聖明,群臣佐助,庶民無恙,異族臣服……,那些就是外顯。
看向正在洗手的小神醫,不知自己這個回答如何!
“恒王兄所言,我認同!”
這個問題……自己回答的話,應該也是那些事情,其它的?一時間也想不出來更多。
“……”
“殿下所言已經說了大半。”
“一個國力強大的國朝,府庫肯定是充盈的,每一歲都能夠收到極多的財貨錢糧。”
“國朝有錢了,才會有能力辦各種各樣的大事。”
“前明之末,為何一次次加征苛捐雜稅,就是因為府庫空空,沒有銀子了。”
“沒有銀子,如何做事?”
“將士如何打仗?”
“天下出事了,如何解決?”
“是以,一個真正強大的國朝,肯定是有錢的!”
“有錢的國朝不一定強大,但沒錢的國朝一定不強大,宋朝……是曆朝曆代堪為最有錢的朝代了。”
“前明之末,又是對比。”
“除了府庫充盈之外,庶民百姓人丁數目肯定是一年多過一年的。”
“一戶人家,如果夫妻二人都吃不飽穿不暖,很可能不太會生孩子,就算生下來,也隻會一個、兩個,不會很多。”
“若是日子過得還可以,那麼,孩子就會很多。”
“人丁口數的增加,一般也是國力強大的外顯。”
“其次,人丁口數之內,行當百業的人多了,讀書人多了,那也是一大外顯。”
“再者,人丁多了,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情。”
“故而,還需要對國朝律法真正貫徹下去,真正執行下去,使得富貴之人不能輕易欺負弱小。”
“土地兼並的事情,曆朝曆代都有。”
“而往往一個朝代的崩潰,就是因為土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那個場麵……是富貴之人無所製的結果。”
“如果可以解決土地兼並的事情,那麼,天下之民都有田畝耕種,就不會有些許亂事了。”
“甲兵強盛,也是必須的。”
“政通人和也是需要的,其實……隻要天子和群臣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政通人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
這個話題。
秦鐘也沒有多言。
恒王殿下已經說了不少,自己……也就補充了一點點,如果這個問題列為舉業題目。
那麼,估計會有更為詳儘的答案。
惜哉。
那個答案……曆朝曆代都有人知道。
可!
終究還是出現了曆朝曆代的事情。
一件事情的解決,大體都有三步。
首要,問題是什麼。
知道問題是什麼之後,就要想一想為何會那個問題!
知道了為何會出現,就要給予解決!
解決之後,一件事才真正解決。
“……”
“有些事情說的容易一些,做起來十分艱難。”
“如前明的張居正,其人大才,父皇多有誇讚其大才,前明若是無他,多有艱難。”
“至今他的許多法子都可用。”
“土地兼並!”
“曆朝曆代都知道土地兼並的危害,卻好像都難以解決,父皇……,嗯,這裡也無外人。”
“說說也無礙。”
“小神醫,成章,你們萬萬不要外傳。”
“不然本王就倒黴了,你們可能也要倒黴!”
“……”
“父皇有一次在養心殿所言,科舉之道,位列秀才、舉人之後,便可免除賦稅和徭役。”
“那是對讀書人的優待。”
“非進學的讀書人,就沒有那個優待,尋常人更沒有了。”
“舉人更甚一些,舉人名下的田畝隻要不超過一兩百畝,一般也無需理會那些事。”
“是以,許多民戶為了不繳納賦稅,便是將田畝掛在那些舉人的名下,雖然也要繳納一些賦稅。”
“但是相較於上交給朝廷的就少了一些。”
“結果,朝廷得到的少了。”
“國朝定鼎百年,讀書人越來越多了,小神醫你這一次恩科會試的舉人都有近九千人。”
“天下間的舉人更多了,起碼數以萬計了。”
“果然每個人都那樣做,一個人掛名兩百畝,那就是數百萬田畝不需要繳納賦稅!”
“父皇即位之初,對天下田畝曾有大致統計,一共有六萬萬田畝之數!”
“國朝定鼎百年,三年一次鄉試,每一次,國朝都要多出一兩千舉人!”
“百年來,按照三十次算!”
“也有五萬舉人了。”
“都掛名田畝,不繳納賦稅,便是千萬田畝了。”
“尤其那些舉人大都出身山水俱佳之地,田畝也是極其肥沃之地。”
“而非多窮山惡土之地。”
“三年一次的會試,國朝都要多出一兩百位進士。”
“再加上秀才!”
“足足差不多一兩千萬以上的田畝不繳納賦稅,關鍵其中大部分都是上好的田畝。”
“如此繼續下去,在國朝田畝固定的情況下,不繳納賦稅的田畝越來越多,很明顯……國庫可以收到的錢糧就少了。”
“父皇之意,是否……可以裁去那些優待?”
“這個……這個……,小神醫你覺得如何?”
主角第一幅圖
喜歡紅樓群芳譜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群芳譜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