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侍講外放?”
“這……,真有這個消息?”
“以楊侍講現在翰林院的位份,外放出去,不是特彆合適吧?梅學士?”
“身為直學士,若然外放,倒是可以直接一省巡撫的屬官了。”
“稍稍曆練,便可更進一步。”
“……”
秦鐘詫異。
昨兒十六,翰林院來的人不少,剛才用飯的時候,也聽淳峰說過一些趣事。
現在,又說了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
外放?
翰林官外放不是稀罕事,每年都有的,此刻淳峰所言,今歲外放可能會多一些?
估計也和近一二年翰林院連開兩科有關,進入的進士和庶吉士多了許多。
也當清理一些人了,空出一些位置。
楊侍講,是侍講學士。
品級,從五品。
按照翰林官外放拔高一等來算,也就從四品,成為知府可以,卻不會是那種很大的州府。
若是侍讀學士外放,好一些!
梅學士!
直學士是正四品的官,外放直接三品起步,基本上都是外地外省的高官起步。
“翰林院的消息向來靈通,今歲……陛下有大動作,如若做好了,接下來的仕途就亨通了。”
“除了咱們翰林院,六部諸司也會有不少人外放。”
“外放做事合陛下心意,晉升指日可待。”
“繼續待在京城之地,以後不好說。”
“楊侍講已經四十出頭了,繼續待在翰林院,將來也就侍讀學士、直學士之列。”
“清貴有餘,權柄不足。”
“國朝的六部重臣、軍機處重臣之列,若無外放為官的經曆,幾乎不可能擔任的。”
“今歲是一個開始,抓住了,肯定會有好處的。”
“……”
淳峰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一道出,仕途之道,是要進益的,待在翰林院,一輩子都是翰林官。
固然也不錯。
卻非真正的仕途。
如自己,待翰林編修期滿之後,待編書的任務完好之後,就準備主動請求外放的。
期時,當不難。
以自己的品級,或許會是一個大縣為縣令,或許在州府為官,也許是其它的安排。
今歲。
陛下要有動靜,許多人覺得是機會,想要外放的不少,將來就是一筆不錯的資曆。
以楊侍講的品級,無論外放如何,有翰林官的底子,隻要事情做的不差,晉升不會慢的。
就算再慢,也會時間一到,自動晉升的。
梅學士!
說不得,運氣好了,將陛下的差事辦好了,在外就是封疆大吏了,歸來,就是六部諸司或者軍機章京之列的了。
都有可能。
自己對一些小道消息,雖沒有很大興趣,然……昨兒劉東武他們說的時候,自己在旁邊。
不知不覺就記下許多。
鯨卿的父親是都察院副都禦使,估計也了解一些,此刻閒著,說說也可打發打發時間。
“良機難尋,今歲的確是好機會!”
秦鐘輕呷一口茶水。
能在翰林院為官,沒有笨人,六部諸司為官,也是一樣,一個個消息都那般靈通。
抓住了這一次陛下變革的心思,差事做好了,機會就來了。
但!
差事可不是容易得。
無論是火耗之事。
還是地丁田畝之事。
亦或者紳衿之事。
亦或者主佃之事。
……
一樁樁,一件件,都覺得是機會,真要處理了,難處可不是一般的大。
“嗯,忠嶽兄可知道陛下今歲會有什麼具體動作?”
難道一些人對那些事情不太了解?
難道不會好好分析其中利弊?
不會分析其中難易程度?
秦鐘神情古怪的再次喝了一口茶水,繼而探詢的看向淳峰,一個個都想著這是一個好機會。
真是好機會?
一個不好,估計……都麻煩。
“這個……,具體我也不太明了。”
“陛下近年來的動作不少,清查虧空,整頓吏治,還有對於地方計然經濟的革新。”
“大體那些。”
“聽傳,也是要先整頓吏治,在施為一些其它的事情,具體……難知。”
“不過,先前隱約也從軍機處流出來一些消息,要革新國朝的賦稅之法,仿前明的一條鞭!”
“那件事有先例可尋,估計不難!”
“……”
淳峰也是喝著茶水,聞此,想了想,給出自己的回答,陛下今歲的新政到底是什麼?
會施為什麼?
許多人都在猜?
之前也有一些消息流出,具體是一個什麼章程,具體是一個什麼手段,什麼方式……難知。
那些都是軍機處最核心的秘密,肯定不會詳細透露出來的。
也許,京城有人知道,也許自己也聽過,難以斷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