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澤州縣玉皇廟,又稱府城玉皇廟,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府城村,是我國古代澤州地區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道教廟宇,也是晉城地區保存最完好、規製最完整的玉皇廟。這座廟宇自創建以來,曆經多個朝代的修葺和擴建,成為了晉城地區的一處重要文化地標。
玉皇廟始建於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初名為“玉皇行宮”,其創建標誌著道教在澤州地區的深入影響。廟宇的建築風格獨特,顯示了宋代廟宇建築的獨有風格。整個廟宇建築嚴謹,雕刻精細,展現了澤州先民的藝術才華和精湛技藝。
廟宇的平麵布局為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32米,占地麵積達到3520平方米。計有殿宇樓亭110間,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著頭道山門、二道山門、成湯殿、獻殿和玉皇殿,構成了廟宇的主體建築。此外,東西配殿和兩廡的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關帝殿、蠶神殿、太尉殿等對稱排列,形成了一種和諧而莊嚴的氛圍。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玉皇廟內的元代二十八宿雕塑群,造型精美,比例勻稱,麵部表情生動傳神,細節豐富而表現細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氣貫通、呼之欲出。這些彩塑之精、之巧、之美,舉世罕見,被譽為海內孤品,是中國道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優秀範例。
除了雕塑藝術,玉皇廟的建築結構也極具特色。整個廟宇的建築結構嚴謹,形製美觀,鬥拱、簷柱、梁架等構件都經過精心設計和施工,體現了古代建築技術的精湛水平。同時,廟宇內的壁畫和彩繪也豐富多彩,展示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蘊。
玉皇廟不僅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還承載著當地人民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它見證了澤州地區的曆史變遷和文化發展,是當地人民心中的聖地。同時,玉皇廟也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和學者前來參觀和研究,成為了晉城地區的一處重要文化景點。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和投入,澤州縣玉皇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修繕。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使得這座古老的廟宇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未來,澤州縣玉皇廟將繼續承載著曆史文化的厚重底蘊,為當地人民和遊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寄托。
5.澤州縣山裡泉旅遊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境內的沁河峽穀中,晉豫兩省交彙處,距207國道18公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該旅遊區因擁有北方“小三峽”之美譽而廣受歡迎,四季風光如詩如畫,群峰壁立、穀幽隘險,水天一色,其雄姿秀色可與桂林山水相媲美。
旅遊區規劃麵積廣闊,旨在構建“一河、四穀、三線、六區、一帶”的豐富景觀體係。其中,“一河”指的是沁河,它宛如一條玉帶穿越整個旅遊區,為景區增添了靈動與生機。而“四穀”則是指景區內的四條山穀,每條山穀都有其獨特的風景和故事,等待著遊客去探索。
“三線”則包括山水觀光遊線、尋古探秘遊線、民俗體驗遊線,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遊體驗。無論是欣賞山水風光的壯麗,還是探尋古跡的奧秘,或是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都能在這裡找到滿足。
在旅遊區內,遊客還可以體驗到多個功能區域,如山水風情休閒區、激情漂流運動區、民宿民俗體驗區、世外桃源度假區、藏兵尋古探秘區、自然山林觀光區等。這些區域各具特色,讓遊客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入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
此外,山裡泉旅遊區還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包括獼猴、豹子等野生動物,以及茂密的森林和數十種草藥。這些自然資源為旅遊區增添了生態魅力,也讓遊客在遊玩的過程中能夠更加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除了自然風光,旅遊區內的曆史文化底蘊也十分豐厚。紗帽山、司馬懿屯兵洞、女人梯、飲馬道、石門魏碑等自然人文景觀,都見證了這裡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旅遊區內的拴驢泉水電站和度假村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拴驢泉水電站富有現代氣息,是當地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而度假村則提供了優雅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讓遊客在遊玩之餘能夠享受到舒適的休閒時光。
總之,澤州縣山裡泉旅遊區是一個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康體保健、尋奇探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型旅遊風景區。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無論是曆史文化還是民俗體驗,都能讓遊客在這裡留下難忘的回憶。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能夠放鬆身心、感受自然與文化的旅遊目的地,那麼澤州縣山裡泉旅遊區絕對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好去處。
6.碗子城,位於河南省沁陽市常平鄉與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大口村附近的太行山上,是太行陘中“羊腸阪道”上的一處關隘,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古堡式的建築,由青石壘成,呈“圓碗狀”,因此得名“碗子城”。
碗子城的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初期,由大將郭子儀率領部隊所建。作為曆代鎮守天井關的駐兵之地,它扼守澤州今山西晉城)與懷慶今河南沁陽)的要衝,是“北達京師、南通河洛”的重要軍事關隘。其南、北門原書寫有“北達京師”、“南通伊洛”的石刻,雖然因年代久遠已不存,但仍能感受到當年這座關隘的戰略重要性。
碗子城所在的羊腸阪道,蜿蜒在崇山峻嶺之間,形狀似羊腸,因而得名。這條古道是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軍事關隘。曆史上的許多著名人物都曾經過這裡,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例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在親征高乾時,曾途經此地,並留下了著名的《苦寒行》詩篇。
除了軍事價值,碗子城還具有豐富的商貿和交通價值。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這裡曾是商貿往來的重要節點,見證了無數商賈的繁忙身影和馬蹄聲碎。同時,它也是交通要道,連接著山西與河南兩省,是兩地人民互通有無的重要通道。
如今,碗子城雖已頹廢遭棄,但仍靜靜地佇立在太行山上,訴說著曆史的滄桑。站在碗子城上,可以遠眺古羊腸阪道、國民黨軍隊修建的戰略通道以及新中國成立後修的公路,感受曆史的厚重與時代的變遷。碗子城對麵的山腳下,十八兌臼仍然清晰可見,這是古代舂米用的器具,可以想象當年這裡駐紮的軍隊人數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碗子城所在的碗城村,名字的由來便是源於這座古堡似的建築。世世代代生活在碗城村的村民對碗子城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維護著這座古堡的血脈之源,並守護著這份榮耀。馮小剛執導的《溫故一九四二》也曾在這裡拍攝,使得碗子城成為村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此外,碗子城周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秀美,群山環繞、綠樹成蔭、溪流潺潺,為遊客提供了一個遠離喧囂、親近自然的絕佳去處。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領略到曆史文化的厚重底蘊。
總之,碗子城是一個集曆史、文化、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遊景點。無論是追尋曆史的足跡,還是欣賞自然的美景,都能在這裡找到滿足。對於喜歡探索曆史文化、享受自然風光的遊客來說,碗子城無疑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旅遊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