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天鎮縣
1.慈雲寺位於天鎮縣,這座寺廟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以下是對慈雲寺的詳細介紹:
慈雲寺始建於唐代,擁有廣闊的占地麵積,內部建築群錯落有致,規整對稱。寺院的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釋迦殿和毗盧殿等建築都體現了古代建築的藝術風格。其中,釋迦殿內的佛像為新塑,而壁畫則是明代遺留下來的,色彩鮮豔,線條流暢,展現了古代壁畫的精湛技藝。
慈雲寺不僅有著優美的建築,還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內涵。作為一座古老的寺廟,它見證了天鎮縣乃至整個大同地區的曆史變遷。在漫長的歲月裡,慈雲寺成為了當地信眾祈福、朝拜的重要場所,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在慈雲寺內,遊客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和寧靜祥和的氣息。寺廟內的僧侶們虔誠地誦經禮佛,為信眾和遊客提供心靈的慰藉和指引。同時,寺廟也注重傳承和弘揚佛教文化,經常舉辦各種佛教活動和講座,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佛教。
除了宗教活動和文化傳承外,慈雲寺還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著遊客。寺廟周圍的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為遊客提供了一個清新宜人的遊覽環境。在慈雲寺內漫步,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放鬆和寧靜,仿佛置身於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
總之,慈雲寺是一座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寺廟,它不僅是當地信眾的精神寄托,也是遊客了解大同地區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2.新平堡鎮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東北部,是一個擁有豐富曆史文化和獨特邊塞風情的古鎮。以下是對新平堡鎮的詳細介紹:
1地理位置與行政劃分:
新平堡鎮東與河北省懷安縣接壤,南與逯家灣鎮為鄰,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店子鎮為界。
截至2020年6月,新平堡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平堡村。
行政區域麵積187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典型的“兩山夾一川”。
2曆史沿革:
1949年,新平堡鎮屬天鎮縣第七區。
1984年7月,新平堡公社改為新平堡鎮。
2001年3月,大營盤鄉並入新平堡鎮。
3人口與經濟:
人口方麵,截至2018年末,新平堡鎮戶籍人口為人。
經濟上,新平堡鎮以特色農業和邊塞旅遊業為主體產業。農業方麵,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黍子為主,同時也有畜牧業的發展。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569元。此外,新平堡鎮還有工業企業和營業麵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
4文化與特色:
新平堡鎮擁有豐富的民間文化,如邊塞特色的民間戲曲小調、手工藝品如防汗禦寒的花鞋墊和手工纏織的花布撣等。
這裡還有獨特的民間風俗、曆史傳統和民間傳說,如五月十八傳統廟會、七月十五捏麵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平堡鎮因其軍事曆史背景,形成了軍事文化、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融為一體的特色,並曾是晉冀蒙三省區)交界的商貿通達之地。
5建築與景觀:
新平堡鎮的民居建築頗具特色,尤其是堡內西南偶的一處建築,其大門、影壁設計獨特,造型逼真。
鎮內還有100多處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無聲地述說著往日的繁華。
6活動與節日:
每年的陰曆五月十八,新平堡鎮都會舉辦物資交流大會,周邊地區的村民紛紛前來趕集,非常熱鬨。
綜上,新平堡鎮不僅地理位置優越,且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獨特的邊塞風情和繁榮的商貿業,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古鎮。
3.天鎮明長城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境內的一段明代長城,修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全長約68.5公裡,其中現存完整牆體的有33.5公裡。這段長城是明朝為了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的侵襲而修建的軍事防禦工程,曆經近500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見證著曆史的變遷。
天鎮明長城牆體多為土築,山嶺地段則土石並築,多依山勢而定,一般高6到10米,寬5至8米。長城蜿蜒曲折,像一條巨龍在山間穿越盤踞,展現出其雄偉壯觀的氣勢。沿長城行走,可以欣賞到崇山峻嶺、清泉流淌、村居古樸的自然風光,感受到長城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
在天鎮明長城中,最為著名的是李二口長城。李二口長城位於新平堡鎮與穀前堡鎮之間的一段,是長城從河北省進入山西省的重要關口之一。這裡的長城保存較為完好,牆體堅固,烽火台高聳,關隘險要,是攝影愛好者和曆史愛好者的必遊之地。
除了李二口長城外,天鎮明長城還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例如,新平堡玉皇閣、保平堡、長城博物館等,都是了解長城曆史和文化的好去處。同時,沿著長城一號旅遊公路行駛,可以直達各村的長城遺址段,感受長城的壯麗與邊塞的風情。
總之,天鎮明長城是一處充滿曆史底蘊和自然風光的旅遊勝地,無論是追尋曆史足跡還是欣賞自然風光,都能讓人收獲滿滿。
4.李二口村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縣城北12至15公裡處,屬邊山峪口區,背倚環翠、二郎兩山,地處陰山支脈南麓,明長城腳下。這裡是一個典型的長城腳下的古村落,擁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景觀。
全村共有123戶,373口人,其中黨員9名。過去的李二口村,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村民們的收入來源長期單一,麵臨著人去地荒的問題。然而,近年來,隨著天鎮縣委、縣政府的深入開發,李二口村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村莊產業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旅遊業為主。全村耕地麵積1905畝,其中退耕還林地麵積1200畝。為了擺脫貧困,村民們開始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種植葡萄、杏等果樹,養殖豬、羊等家畜。同時,依托毗鄰長城的文化資源優勢,李二口村大力發展旅遊業,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在村莊建設方麵,李二口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幾年的建設,村莊內整齊劃一的明清仿古民居取代了破敗不堪的土窯矮房,形成了“三區四館多廣場、杏林長城天然趣、傍山濱水商貿街、青磚黛瓦民宿居”的山水田園綜合體產業格局。這種產業格局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收入來源,也提升了村莊的整體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李二口長城是李二口村的一大亮點。明嘉靖年間修築的李二口長城,是明代大同鎮長城的一部分,以“奇、偉、雄、絕”而聞名。這段長城東西因山勢蜿蜒,南北沿山脊攀升,是全省保存最完整、建造最奇偉、最具觀賞價值的一段土長城。近年來,李二口長城景區得到了大力發展,被列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在榮譽方麵,李二口村也收獲頗豐。2019年12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價認定逯家灣鎮李二口村為國家森林鄉村。2021年,司法部、民政部命名李二口村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同年,李二口村黨支部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這些榮譽不僅是對李二口村發展成果的肯定,也為村莊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總的來說,李二口村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地方。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個長城腳下的古村落正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一處值得一遊的旅遊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