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弘盛推著兒子的嬰兒車,跟著江子衿享受著難得的休閒時光,突然被一個中年婦女闖了過來。
他抱起被嚇到快要哭泣的兒子,把江子衿往身後一拉,不讓這個瘋女人靠近江子衿。
“你說我夫人是你女兒就是?”
辛弘盛知曉江子衿是孤兒院長大,同樣知道她是被遺棄在大街上的。
“辛總,我有親子鑒定可以證明,辛夫人就是我那可憐的女兒!”
李靜拿出那張親子鑒定,攤開讓辛弘盛與江子衿看個清楚。
辛弘盛擰眉,看向江子衿,以她的反應來確定他應該怎麼麵對這件事。
“嗤,親子鑒定?你怎麼證明親子鑒定用的樣本不是用你親女兒的?”
江子衿輕輕拍打著辛弘盛懷中的兒子,據她調查,江子衿當年在警察局逗留了許久,才被送往孤兒院。
這件事兒當年甚至登了紙媒,若是真心想找,張家夫妻又怎麼會找不到?
“這?”李靜停頓一下,“你要是不相信,我們可以再去做一份。”
“這位夫人,你怕是認錯人了,我當初是被遺棄的孩子,整個林城都知道。”
特彆是在前段時間,她帶著辛弘盛回到林城,院長曾向她透露過,她當時是被一對全身裹緊的夫妻,放到十字路口的中間,有過不少的目擊證人。
隻是當時江子衿在街上淋了一場雨,病了一場,記憶都消失了,院長為了不使小小的江子衿受打擊便隱瞞了這個事實,一瞞就到現在。
“若不是當年沒有那麼多監控,遺棄我的那對夫妻可少不得牢獄之災,畢竟林城也就那麼大點兒地方,不少林城人都在那條街上采購呢!”
江子衿在嫁給辛弘盛以後,她的身世也被人所知,林城人更是回憶起江子衿被遺棄在街口上的情形,向不少的報社透露出這一點。
不過被辛弘盛花錢擺平了下來,他不願自己的妻子站在風口浪尖上,提起一遍又一遍她不願意提起的過往。
“最近更是有人在媒體麵前,重現我被父母拋棄的現場呢!”
江子衿在經曆過那天張家夫妻找上門的事情以後,跟辛弘盛回了一趟林城的同時,順帶示意辛弘盛放鬆一下對這方麵的管控。
也就有了江子衿口中的林城人透露辛氏總裁夫人幼時並非走失,而是被蓄意遺棄的事實。
李靜被江子衿的話嚇了一大跳,臉色瞬間變白,她真後悔,不應該為了給這個孩子一條生路,把她放在流多的街口,直接丟孤兒院多好。
這些小地方的人也真的是,這麼八卦,小小的一件事記得這麼清楚,都多少年的事情,還拿出反複提。
“可能是我認錯了,打擾辛先生與辛夫人了。”
李靜客氣地朝江子衿二人致歉,“可能是提供消息給我的人,為了些許錢財,偽造了這份親子鑒定。”
說完,李靜就帶著那份親子鑒定離開,轉過身的一瞬,李靜已經想起了她接下來要做的事。
曝光她——堂堂辛氏總裁夫人,一朝飛上枝頭,竟連苦尋她多年的親生父母都不願意認。
李靜已經能想到,若是她得到了媒體的支持,給到江子衿輿論的壓力,不愁不能讓江子衿不認他們。
李靜沒有跟張俊商量就找到一家她認識的媒體爆料,直言多年前丟失的長女嫁入豪門後不願再認他們作父母。
一開始有些人聽信了李靜的話,認為辛氏的總裁夫人就是一個為了錢不願意認親生父母的人。
後來有好心人提醒他們,辛夫人出身孤兒院,並且有孤兒院所在地的人前些日子就出來說過。
當年是兩個人抱著她,把她放在十字路口的街口,讓她站著不動,走進了一家超市就不見蹤影。
甚至還能找到當時警局尋找江子衿父母的信息以及林城日報上關於江子衿的照片。
這些被李靜當槍使的網友意識到李靜是在利用他們來網暴他人,頓時把矛頭指向李靜甚至張家的小公司,令他們自食惡果。甚至不需要江子衿與辛弘盛出手,憤怒的網友一通抵製,張家的公司就宣告了破產,家中資產均被法院凍結。
張家夫妻隻帶走了一些衣物,而他們養的兩個好兒子,在李靜上媒體控訴江子衿不認父母之時,就已經帶著一部分家中的財產,卷鋪蓋溜到了國外。
若非張俊與李靜的兩個好大兒,張家的公司也不會崩盤地如此之快。
他們千嬌百寵的女兒張幼菱自從跟闕元嘉出了國以後,電話都不曾打回去一個,自然是不知道她的父母破產了。
直至她陪闕元嘉創業成功都沒有想起這對父母,永久定居國外,再也沒有回來一次,徒留張俊與李靜在國內為了生計掙紮,做著以往自己最看不起的底層工作。
這對夫妻至死都在埋怨對方,不應該為了所謂的批命遺棄長女,不應該冒冒然找媒體曝光長女,覺得都是對方的錯。
也算是張家夫妻求仁得仁,應證了他們找算命先生算的晚年。
而好不容易帶大辛蘊和的辛弘盛正把辛蘊和哄著自己睡一個房間,能摟著老婆睡覺的時候,噩耗傳來,他老婆又懷上了。
再次伺候完江子衿情緒反複無常的孕期,以及疲憊的雙月子,辛弘盛迎來了他跟江子衿的小兒子跟小女兒。
再次喜提帶娃生涯,帶娃使得辛弘盛的脾氣暴躁了幾分,卻也不像之前那般,再有什麼不好的念頭。
他不再固執地希望江子衿待在莊園裡不外出,也不抗拒她接觸除他以外的異性,甚至希望江子衿能多陪他出來走走。
他一個人實在搞不定鬨騰的三個孩子,許是從小換尿布,陪睡帶大的三個孩子培養的感情,辛弘盛並沒有當一個嚴父,而是無底線縱著三個孩子,全靠江子衿板起臉鎮住三個頑皮鬼。
每次帶孩子出門,辛弘盛管不住的孩子,江子衿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孩子們就安分地跟在父母旁邊不再瞎胡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