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奔襲行動,趙似讓他做了主持實際工作的“前敵指揮”。
楊惟忠,他弘毅堅韌,智勇雙全。離統領全軍的主帥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統領一軍,獨擋一麵,已經綽綽有餘。
趙隆,忠勇持重,他跟楊惟忠相似,隻是要少幾分銳氣。
王稟、高世宣和斛律雄在這段時間裡也充分顯示了他們身上的名將之風。王稟善守,可為主將,高世宣善攻,可為先鋒。
斛律雄對於這種千裡奔襲,最是熱衷和擅長的。
一路上他帶著偵查隊,為大隊人馬探路,以他的經驗和直覺,讓大隊人馬少走了許多彎路,避免了許多麻煩。
楊可世的勇猛和不要命,左翊衛和京畿禁軍已經是公認的。隻是現在還沒到他發揮所長的時候。
過了一個半時辰,斛律雄帶著人回來了。
他先掏出一份草擬的簡易地圖。
這是趙似強行要求的。
經過培訓,負責偵查的官兵必須會畫這樣的簡易地圖,所有關鍵參數必須標注在上麵。
而所有的將領軍官必須看得懂這樣的地圖
“荊山鎮沒有圍牆。山賊大約不到兩千人,大部分駐在鎮裡,少部分駐在渦水碼頭上。鎮裡大部分百姓都逃散了,隻有山賊從附近鄉鎮裹挾來的老弱婦孺,大約四五千,供山賊驅使。”
“我摸了兩個舌頭,掏到了山賊內部的一些情報。山賊頭子姓陳,摩尼教香主,也就是食菜事魔的香主。原本在淮西霍邱一帶傳教,手底下有上千信徒。不知為何跑到這裡來,也不知為何,居然聚兵作亂。”
“山賊在荊山鎮裡麵和外麵的部署如下”
聽完斛律雄的介紹,趙似毫不避諱地直接點將。
“法成、端孺,你們先合計下,看如何打?”
劉法和種師中對視一眼。兩人附在地圖上看了一會,又低聲商議了一會。
“殿下,諸位,我是這樣的設想的,分成三路。一路三百人,王正臣為指揮,楊可世為先鋒,從北麵突擊。另一路也是三百人,我為指揮,楊惟忠為先鋒,從南麵進攻。南北對擊。”
“高世宣、趙隆各率五十善射者,掩護南北兩麵的進攻。斛律雄率兩百人,騎馬在鎮北潛伏。南北突擊開始,立即奔襲渦水碼頭,解決那裡的少部分山賊後,在鎮子四周遊弋,攔截追捕潰兵逃兵。”
“種端孺率一百人為預備隊,在鎮西準備。殿下由王府護衛隊拱衛,在鎮西崗山上調度指揮。”
聽了劉法的部署,趙似盯著地圖看了十幾息,斬釘截鐵地說道“好!就這麼決定。劉法為前敵指揮,種師中為副指揮。指揮權交遞次序為王稟、楊惟忠、趙隆。”
趙似一點都不在意叫自己在遠處的山崗上“觀摩指揮”。
他毫無實戰經驗,上去瞎指揮個啥?想學常勝凱當微操大師?
還不如老老實實在旁邊,向這些從血與火中曆練的宿將們學習。
一千人馬先挪到那處荊山山窩裡,安安靜靜地隱藏不動。
一直過了兩更,李輔仁和陳香主喝得興致盎然,搖搖晃晃各自歇息的時候。
三路人馬按照事前的部署,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下,大部分人步行,小部分策馬。摘鈴銜枚,借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進入到預設地點。
高世宣和趙隆各自帶著一支善射隊,在幾位偵查隊夜不收的帶領下,悄悄摸到荊山鎮眼皮子底下,把各處的哨兵都找出來。
等到鎮子裡五更梆子第一聲響起時,高世宣射出第一箭,等到五下梆子聲響完,他已經射出了九箭,箭箭中的,直貫咽喉或眼窩,連慘叫聲都來不及發出。
打更梆子聲響的間隙,善射隊開始發威,箭雨齊飛,所有露在他們視線之內的山賊被一一射殺。
終於有人中箭後發出驚天動地的慘叫聲,打破了荊山賊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