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世祖!
童貫趕到渭州平涼城,已經是十月初九。在皇子夭折的第三天,他奉官家詔書,日夜兼程,十五天就跑到兩千多裡之外的渭州城。
這裡應該是接到官家痛失愛子的消息,匆匆撤去了喜慶的裝飾和物件。
不過依然能看到狂歡喜慶的痕跡,整個渭州城上空,似乎還飄蕩著淡淡的酒氣。
畢竟是百年以來,國朝對夏國前所未有的大捷。
斬首九萬,俘獲十三萬,還有牛羊馬匹等無數。
在路上,童貫還聽說簡王殿下以陝西六路宣慰使的身份,行文夏國國主,質問他為何違背宋夏和議之約,背信棄義,縱兵入侵湟中之地,武裝入侵,粗暴乾涉宋國內政。
夏國國主,必須給宋國一個交代,交出主犯,賠錢,割地否則的話,簡王殿下將率五十萬虎賁鷹揚之師,親到興慶府向夏主討個說法。
宋國對夏國,什麼時候這麼橫過!
當時說這個消息的百姓,一臉的興奮、驕傲和與有榮焉。
他們在話語字詞間,對簡王殿下的愛戴已經無以複加。
有兩個酸溜溜的文士,陰陽怪氣地說了幾句。說簡王窮兵黷武,不體恤民力,暴烈凶話還沒說完,就被周圍的軍民一擁而上,拳打腳踢,打了個半死。
陝西六路,尤其是沿邊五路,果真是民風彪悍。
“門下設青唐為鄯州;邈川為湟州;尖紮城改名寧塞城,溪哥城改名積石城為廓州宗哥城改名龍支城,屬鄯州。其鄯、湟、廓州並湟中、河南等新收複城寨,並隸隴右都護,仍屬熙河蘭會路。”
“首功王稟,擢虔州團練使,領隴右都護使;次功劉法,擢林州團練使,領隴右副都護使,知鄯州州軍事;郭成,擢東上閣門使,知湟州州軍事;王厚,擢西上閣門使、知河州州軍事;高世宣,擢東上閣門副使,知廓州州軍事;斛律雄,擢西上閣門副使,隴右兵馬使;楊可世擢西上閣門副使,領左翊衛左司馬;姚古,擢東作坊使,領蘭州兵馬使;種建中,擢西作坊使,領熙州兵馬使;王舜臣擢內藏庫使,領河州兵馬使
“章楶擢通議大夫,蔭一子,加領陝西六路經略安撫使;孫路姚麟,擢武勝軍節度使,領煕河、涇原、秦鳳三路經略安撫使;劉仲武擢建州刺史,領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種樸擢建州防禦使,領煕河會蘭路經略安撫使;折可適,擢吉州防禦使,領涇原路經略安撫使”
童貫的聲音跟一般的內侍不同,洪亮雄厚。
封賞詔書共計三封。
一封是對參戰諸將士勉勵了一番,詳細封賞自有各路各軍分發下去。第二封是對湟中之戰,以及跟著趙似三戰三捷的諸將領的封賞。第三封是對坐鎮後方的章楶,以及煕河、秦鳳、涇原、環慶諸路各軍將領進行封賞。
他們根據趙似的命令,前期牽製夏軍,後期主動出擊,拔除要隘上的夏軍城寨,把邊境線又推進了近百裡。尤其是兜嶺和橫山,完全占據了地形。居高臨下,隨時可派兵襲擾夏國境內。
念完後,童貫向眾人解釋了一番“諸位,簡王殿下的封賞,官家說了,要到垂拱殿上親自授予。”
那就好。
眾人輕輕地舒了一口氣,滿臉歡悅。
官家和朝廷的封賞,極其豐厚。
大家心裡有數,一是這次的勝仗足夠耀眼,二是簡王為大家說了好話。否則的話,那些文官那肯如此輕易地鬆口。
總是,這次全靠了簡王。
姚麟、劉仲武帶頭,林林總總數十位立功受封將領,依次排好,鄭重地向趙似作揖行禮。
“此次大勝,全賴大王運籌帷幄,身先士卒,是為首功。吾等附驥尾、攀鴻翮,全憑大王提攜周全,感激涕零!願粉身碎骨,以報萬一!”
聽著這齊刷刷,如同一個人發出的洪亮聲音,其餘的人無不動顏。
站在一邊的童貫,一臉的詫異,眼珠子亂轉。
趙似剛剛從煕河趕回來的,戰後,他一直在那裡忙碌著。
實現自己的諾言,除了所有的戰利品按功分配之外,還從朝廷軍費裡撥出一筆,厚賞跟隨他出身入死的諸蕃部將士。
在萬眾歡呼聲中,趙似繼續他的恩賞。
十夫長轉為甲戶,百夫長轉為百戶,千夫長轉為千戶。凡是跟隨自己出生入死,隻要沒有犯軍法者,都轉為正戶,或者叫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