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可解釋增強的加持之力。
黑袍女子把玉墜握在手裡感受片刻,隱藏在黑袍帽子裡的一雙眸子驟然一亮,驚喜地發現玉墜的神魂滋養之力竟比院門口懸掛的那枚玉佩的效果強出一大截,也以為是自己玉墜品質好的緣故,然後朝張小卒拱手道謝,向天武道人和張屠夫施禮告退,接著小退一步,身體整個沒入黑霧,在張小卒幾人驚訝目光的注視下隨著黑霧的消散消失不見。
嘭!
牛大娃提回來一個鼻青臉腫的慧心和尚,丟垃圾一樣丟在地上,完全不理會其哼哼唧唧的痛苦呻吟聲,向天武道人問道:“前輩,什麼是破了戒的魔修?”
“就是吸食過活人精血魂魄的魔修,或是用活人精血魂魄喂養屍、魂、鬼魅等邪祟的魔修。道門弟子視此類魔修為妖魔,見之必誅。你小子好自為之,若是敢破戒,老夫立刻送你去投胎轉世。”天武道人冷冷地掃了牛大娃一眼。
牛大娃嚇得縮了縮脖子。
“煩請張公子為在下加持一物。”四周黑暗中很快又有人走出,沒有走院門,而是縱身躍過籬笆院牆進到院內,和黑袍女子一樣,亦是蒙頭遮麵,看身形聽聲音應該是個中年男子。
此人走到近前,也不多說廢話,先丟給張小卒一枚玉扳指,接著解下腰間的納物囊整個丟給張小卒,並言道:“這是報酬,應該足夠五十粒元始金丹,請查收。”
張屠夫探手一抓,將納物囊抓進手裡,打開把裡麵的東西一一查看一遍,而後點頭道:“隻多不少。”
“稍等片刻。”張小卒聞言起身。
“等一下。”張屠夫出聲叫住想要去竹屋的張小卒,目光掃視四周的黑暗,朗聲說道:“時間不早了,該睡覺了。想加持物件的都一塊過來吧,加持完後老夫送你們離開,保證沒人知道你們離開這座院子後去了哪裡。若是有人假裝沒聽見,仍然我行我素往院子裡闖,到時候死的難看,可彆怪老夫事先沒提醒你們。”
說完他探手對著麵前的空氣一抓一鬆,笑了笑,把手收回。
躲在暗處觀望的人隻覺身體突然被一股強大力量禁錮住,匆忙想要掙脫,但驚恐地發現這道禁錮力量根本不是他們能抗衡的,不過就在他們魂飛天外時,禁錮力量隨著張屠夫五指張開而消散,他們這才知道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躲藏,其實早就暴露在彆人眼裡,這才知道院子裡的這位老人有多恐怖。
震驚之餘他們當即對張屠夫定睛觀瞧,想仔細打量張屠夫的容貌,猜測這位了不得的人物是何方神聖,可當他們對張屠夫的臉龐定睛觀瞧時都不禁神色一怔,這才發現根本看不清張屠夫的容貌。
乍一看,張屠夫的麵龐容貌,甚至臉上的汗毛都看得一清二楚,可定睛觀瞧之後才驚訝發現,他的臉被一道無形的力量遮擋,壓根看不清他的容貌。
見識到張屠夫的恐怖,有幾人想也不想轉身就逃,眨眼間消失不見。
但也有人從黑暗中走出,或走院門或越牆而入,走到近前先朝張屠夫和天武道人見禮,而後把要加持的物件給張小卒,報酬交給張屠夫。
算上第一個男子,一共七個人,無不是氣血旺盛的強者。但也全都蒙頭遮麵,怕被彆人看到他們的容貌後對他們圖謀不軌。
“全都足量。”張屠夫把這七人給的報酬一一檢查過後,滿意地點點頭,示意張小卒可以去了,而後把八個納物囊丟給天武道人,道:“有幾樣不錯的藥材,你看看能不能調配幾副藥出來。”
“明天再說吧。”天武道人隨手一揮,把納物囊丟進他的虛空空間。
等了約莫一刻鐘的時間,張小卒從竹屋裡出來,將加持好的物件一一歸還,八人握在手裡感應過後,皆滿意的點點頭。
“不要抗拒,老夫以空間挪移送你們走,誰要是亂動掉進空間亂流裡,可彆怪老夫。”張屠夫提醒道。
八人無不欣喜點頭,這比他們自己離開安全的多。
張屠夫對著八人拂袖一掃,八人身影一陣晃動扭曲後憑空消失,再出現時已是在不同方向的數千步之外。
“這些人為什麼要藏頭露尾的深夜才來?”慧心和尚困惑不解地問道。
“多是一些散修,怕被心術不正的人盯上。不過,他們最為忌憚的還是宗門幫派,對沒有強大力量依靠的散修而言,宗門幫派的人遠比強盜土匪可怕。”張屠夫解釋道。
牛大娃使勁點點頭,道:“深有體會。”
“散修們為什麼不同心協力,共同對抗宗門幫派的壓榨?”周劍來皺眉問道。
“以前倒是出現過一個散修聯盟,但很快就變了味道,最後內部鬨矛盾解散掉了。”張屠夫說道,“散修若是能同心協力也就不叫散修了。”
……
翌日早上八時,雁城百姓全城歡呼,因為官家宣布即將引水建房,發動全城的人修葺南北貫穿整座雁城的忘川河。清理河底乾裂的淤泥,堵塞所有裂縫,防止水引進河裡後大量往地下流失。
忘川河本就是一條人工河,造河之初河底就建了非常完善的防漏水措施,所以修葺起來相較容易。且全城百姓這兩天都喝足了水吃飽了飯,全都重新煥發活力,聽說要引水灌滿忘川河,一時間熱情極度高漲,爭著搶著乾活。
隻用了一天時間,忘川河就修葺一新。
與此同時,官家以一天管兩頓飽飯,外加發放一兩穀子的優厚待遇,大量征召壯勞力,去雁城外的山裡伐木、采石、運土、造磚——
旱災和地震雙重荼毒下的雁城終於活了過來。
有人給惡水沼澤重新取名為——恩澤湖。
……
停棺三日。
戚家五口披麻戴孝將瞎伯下葬。
待家中一切收拾妥當,在戚無為的帶領下,一家五口再次前往聽雅軒拜見張屠夫,卻被告知張屠夫已經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