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既然敢如此貼近一直喊打喊殺的青年便是篤定他是名滿天下的玉劍溫如玉。
劍修有一個特點,怪人多。
昔年劍閣閣主池秋與李青蓮戰而論劍時曾說,“劍不正不足以學,人不怪不足以教。”
溫如玉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怪人,因為他有一個特點。
出劍從不傷人。
很顯然,溫如玉之前所說的劍出鞘不飲血不回隻是一個謊言,而人說謊總有一定的理由。
少女知道溫如玉的理由是什麼,於是將手中的兩柄神劍遞到他麵前淺笑道“溫前輩,這劍雖不好轉贈於你,不過晚輩也是有權利借與前輩的。”
李木木仍有些不知其然,這倆人一會刀鋒相對一會又相敬如友。
溫如玉毫不客氣將花貌、鳥聲兩柄神劍握在手中細細端詳,少女則借機跟李木木簡略描述事情因果。
溫如玉是這個時代響當當的劍修傳奇,他先前是劍閣弟子,後來傳聞被劍閣逐出山門,其中隱情外人不得而知。
不過溫如玉行走世間之後仍以劍閣弟子的身份行事,自封為劍閣行走。劍閣對此事並未作任何乾涉追究,世人也認可這個名頭,於是劍閣溫如玉的稱呼便合情合理起來。
不過劍閣的名頭終究隻是踏足江湖的敲門磚,要想贏得他人的尊敬還得依靠自身的實力。
“所以劍閣溫如玉是劍閣給的,玉劍溫如玉則是他自己闖出來的。”
在修煉天賦上,李木木的資質算得上一流,隻是他踏足這片江湖的時間還是太短,很多事情他全然不知。
這片江湖實在太廣闊,他不過是奮力從一個小水窪躍入大江大河的豆丁魚。
溫如玉並未多說,隻留下一句三日後奉還之後便隱入虛空之中。
溫如玉的身形剛消失,二人耳邊又響起他的聲音。
“小姑娘,看在你舍得贈劍一觀的份上我提醒你一句,這段時間你最好寸步不離你旁邊那小子,或者離得越遠越好。”
“前輩!”
蕭蕭姑娘還想追問,回應她的卻隻有一聲長長的歎息。
李木木聽完眼神中同樣泛著古怪之色,他身世之事不知何時變得人儘皆知一般。
不過在他想要解釋之時蕭蕭姑娘卻擺擺手道“現在當務之急是先回一趟客棧,我被引出來的時候那裡已經不太平了。”
見到少女如此說,李木木不再多說,他來之時客棧那邊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
“媧媧姐,你能感知到客棧那邊的情況嗎?”
媧媧姐的聲音從納戒中幽幽傳出道“你以為我是天神嗎?有這功夫探查你早到那裡了。”
半盞茶之後,李木木二人回到客棧之中。
此時小規模的戰鬥早已停息,境界稍高的也在打鬥之間騰挪到遙遠之外。
這裡是洪都,一座在血水的澆灌之中生根發芽的城池往往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魄力。
這樣的城池要想從外部攻破是千難萬難的。
人們對那些付出了極大代價才守住的東西往往格外珍惜。先輩用生命守住的國土,其子孫會自然而然生出一種守護的心理。
在這樣的心理之下,任誰也侵犯不了一絲一毫。
蕭蕭姑娘沉思道“據我所知,自當年魔族破關窺城之後,洪都一直都處在一種超然的和諧環境之下。”
因為這座城池在當年那場大戰中的突出貢獻,朝廷也對其也格外照顧。精兵良將,賢臣赤民,再加上各大勢力的擁護,儼然一副眾星捧月的格局。
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城池顯然不該有這樣的動亂。
每一個人都知道住在府衙之中的是當今皇帝的親子,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座客棧之中住著的都是保護皇子的侍衛。
外麵的人不可能殺入城中,城中的人沒理由發起進攻。
這樣的動亂從何處起?
“木木,你過來的時候有注意到如煙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