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桃花棺已經空蕩蕩的時候,李木木反而冷靜了下來。
那種感覺就像是自己先前的某種預感得到了曆史的檢驗一般。
從最開始的花貌神劍到後來的鳥聲神劍,以至於最後的鬆藻之操,如果硬要說這一切都是巧合的話,那麼不免有些太過牽強。
李木木足夠冷靜,所以他既沒有被楊蕭蕭的突然消失而瘋狂,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驗證而欣喜。
他先是伸手去觸摸了一下墊在桃花棺最底下的那一層白狐軟毛墊子。
若有若無的香氣藏在淡淡的餘溫之中不斷向四周逃逸。
李木木這才確定了第一件事情,這是真實的而不是幻境。
他又閉上眼睛,手中的竹劍顫抖著驚鳴而出,在青天白日周圍迅速劃過一道雜亂無章的軌跡,最後悄然飛回劍鞘之中。
李木木又確定了第二件事情,這是當下,而不是未來。
這兩件事情都極為重要。
他仍是把棺蓋合上,最後又把它扛到自己肩膀上,隻是動作與之前相比粗暴了許多。
李木木也是繼續向前走,他原本是打算往回走,回到迦夜閉關的地方問個明白。
可是最後時刻他卻改變主意了。
他最初選擇獨自往上走就是為了不再繼續踩著彆人的腳印,不再繼續藏在彆人的影子裡。
若是原路返回,那不是本心。
李木木攥緊了拳頭,掌心微微有些發熱。
那是朱先生為他扛下改經道人的春風黃紙前留下的。
那是他此生交給李木木的唯一言法,卻也是他畢生修為的凝聚。
一字為虛。
一字為篤。
“春風無意,問心無愧,花落無怨,既行無悔。”
李木木直到此刻幾乎完全踏足五境的門檻時才深刻領悟到,朱先生當時與他說的這句話竟然暗含因果輪回之意。
原來那時候的朱先生已然窺見了五境的門道。
春風無意,是命運無常。
問心無愧,是天心不動。
花落無怨,是因果有理。
既行無悔,是大道無情。
風吹花落,豈是風之本意?風尚不足以自控,忽東忽西,忽上忽下,不過是轉動之中的骰子,一切皆有可能。
江流萬古,萬物常新,唯有一點天心不動,任花開花落,任雲卷雲舒,隻有這一點如中流砥柱,千秋不移。
風既無意,風又何怨,心既不動,行又何悔?
李木木一朝頓悟,不覺間發出一笑,又轉身對著遙遠的東方深深拜了一拜。
這一拜,祭來時路,也念舊時人。
念想飛轉之間,李木木又繼續向前邁出了一步。
前麵的路原本就已經比最開始的時候寬敞了許多,可是他麵前卻是一堵結結實實的牆。
這堵牆給他一種說不明白的感覺,不過卻一定與楊蕭蕭的三柄神劍有著莫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