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跟太子也雙雙詫異了這個,這個水是不是放的有點大?
一百二十遍大法下,康熙諸子裡就沒有世俗意義上的草包。但胤?那文采……
就稱不上什麼文采。
能把文章寫通順,康熙都得念阿彌陀佛。
而三阿哥在仕林中也是有些名聲的,否則的話,在十八心聲所說的曆史線上,康熙也不會派他帶人編纂《律曆淵源》跟《古今圖書集成》。
小十八今兒這結論,絕對是他開蒙以來被羞辱得最慘的一次。
怪不得都幾個孩子的阿瑪了,還被生生氣哭。
“嗚嗚嗚,不止啊,汗阿瑪!”三阿哥一臉憤恨“兒子悶頭改了六遍,足足六遍,午膳都沒顧得上用。十八弟不是說太深奧了,就是說掉書袋。”
“最後更讓人拿著兒子的文章給那些個識字的老宮女、老太監們念。什麼時候他們都毫無遲滯地聽懂了,什麼時候才給兒子合格。”
“十弟說這有何難?當場刷刷點點寫了一篇,結果被大肆褒揚。”
就很難讓三阿哥不以為自己是被針對了!
但胤祄表示他不是,他沒有,根本不存在這個情況。隻是他想要的報紙內容得通俗易懂,像白居易詩一樣。便是老弱婦孺也能過一遍耳朵,就能明白其中內容。
而三阿哥的文章……
胤祄搖頭“也不能說不好,隻是詞藻過於華麗,用典也太生僻了些。不夠通俗易懂,這方麵十哥就做得很好。”
諸皇子!!!
你還說,你還說,你沒看他都被氣哭了嗎?
連被表揚的十阿哥都紅了臉“十八弟喜歡哥的文章,哥歡喜著。但跟三哥比起來,為兄真是差得遠著。三哥自幼刻苦天分也卓然,文課上在所有兄弟裡邊都是前排。”
胤祄扶額“我也沒說三哥不好啊!可是……這報紙辦出來是要流於市井的,得讓百姓都能看懂、能理解透徹,才符合辦報紙的初衷不是麼?”
“弟弟絕沒有羞辱三哥之意,隻想著宮女太監都不曾讀書認字。若他們都能聽懂,這報紙才更好流通。”
[否則再怎麼妙筆生花,旁人根本不懂,也是白搭好麼?]
[唉!]
[清朝怕重複蒙元老路,怕被攆回關外放羊。愚民大棒揮得狠,文字獄的緊箍咒念得也勤。讀書不一定三元及第,詩作不好卻容易滿門抄斬。如此高壓之下,可不就遍地是文盲?]
[清朝末年,據說文盲率達到九成九。這數據雖然無考,也可能過於誇張,但民間識字者少是肯定的。主流市場都不識字,咬文嚼字給誰看啊?]
胤祄腹誹,心裡可多可多不滿了。
但三哥都氣哭了,他也不好再說什麼。
隻在心裡碎碎念[不怪網友說漢賦、晉字、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又說泱泱華夏霸於秦,強於漢,雄於隋,盛於唐,富於宋,剛於明,奴於清。]
[我都叭叭說這麼久了,一個個都在哄小孩,誰也不肯認真聽取本阿哥意見。帶不動,簡直一點都帶不動啊!連十三哥都不覺得我真知灼見……]
康熙與諸皇子皆暗暗咬牙你小子說清楚,什麼叫明小說清條約?
又怎麼剛於明,奴於清了?
是朱祁鎮沒當過瓦剌俘虜,還是崇禎沒打量著跟太祖爺議和?
隻不過阻力重重,沒能成功。
才落得個往煤山自縊,留下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之句而已。
還剛!真剛,他就該大刀殺向那些個佞臣,抄家抄出軍費來。外打邊患,內撫流民。而不是自忖無顏見先祖,隻能以發覆麵。
但問不出來,也抒發不出這滿心不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