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麵前的二兒子,他對二兒子的態度跟對五兒子完全就是兩個狀態。
這二兒子很聰明,無論是學識還是武藝,都是他這麼多兒子裡比較優秀的。
更重要的是,他這個兒子的行事風格非常的合皇帝的意,能夠猜測到一些皇帝的心思,跟這個二兒子說話從來不費勁。
這二兒子還很是知進退,即便是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二兒子也不會表現出什麼來,還會再側麵幫襯著,這就很合皇帝的心意了。
二皇子斟酌了一下,這才開口了。
“父皇,侯爺沒有帶兵出征之前就不說了,畢竟那個時候的侯爺年紀也不大,不能說明什麼,我就隻說侯爺出征以後的表現吧。”
皇帝一邊喝茶一邊點了點頭。
“兒臣聽說侯爺一直在用自己的銀子貼補給那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兵士,讓他們能有更多的銀子回家傍身。
當然,這是顧家人都會做的事兒,這就說明了顧家的家風,重情義,侯爺自是受顧家人的教導。
兒臣還聽說侯爺在帶兵的時候,無論是吃食還是用度上都跟兵將無差,除了上了戰場,從來都不會擺將軍的架子,跟兵士同吃同樂,這也是為什麼跟過侯爺的兵士都那麼的愛戴侯爺的原因了。
再說侯爺回京以後,他知道了自己的姐姐受婆母磋磨,第一時間就將姐姐接回了家。
百姓們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這句話在侯爺那兒明顯並不適用,侯爺將家人看的很重。
即便侯府的四公子同五弟的關係不一般,侯爺也並沒有責怪過弟弟,還費心為弟弟籌謀。”
“哈哈……你也看出來了?”皇帝笑著問。
“是,這並不難。”二皇子也笑著說。
“你五弟要是有你一半兒的聰慧,也不至於將事情鬨到現在的這個地步。”一提到五皇子皇帝就來氣。
二皇子淡淡的笑了笑,什麼也沒有說。
皇帝可以罵五皇子,他這個二皇子可不能多說話,多說話了,那就是打壓兄弟,不團結。
二皇子能做的最多也就是不落井下石了。
他雖然猜到了皇帝找他來的意思,但這話可不能由他自己說,得是皇帝提出來才行。
二皇子低垂著眉眼,等著皇帝說話。
“事情已經這樣了,你有什麼想法嗎?”皇帝盯著二皇子,想看看他有什麼反應。
二皇子跟皇帝打交道這麼多年了,即便他心裡是高興的,但在皇帝的麵前他什麼反應也沒有,麵色平靜。
“兒臣沒有想法。”有他也不能說啊!
“讓顧侯給你做正妻,你可願意?”皇帝仍然緊盯著五皇子。
五皇子心裡早就有數了,現在皇帝的話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二皇子不可能有任何多餘的反應。
二皇子麵上無波無瀾的跪在了皇帝的麵前,“兒臣是父皇的兒子,父皇讓兒臣娶誰兒臣就娶誰。”
這話說的,皇帝聽著就舒服。
“你可有把握讓侯爺做你的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