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清跟黃誌奎、周永權等聊了快一個小時,期間曾有兩位副省級的高官來彙報工作,都被周永權攔住了。
聊到最後,黃誌奎看著張恪清“你這些規劃都不錯,確實可以作為未來全省的重點發展方向,能不能成為全省的支柱產業還不確定。”
他不會因為張恪清的一份報告,一些言論就輕易做出決定,要對全省人民負責。
這件事他要找更多的人論證,然後才會跟上頭彙報,定下來全省未來數年的發展計劃。
“而且你說的這些產業,需要的資金都很多,我能從上頭要來一筆撥款,但要不來這麼多,省裡想儘辦法也湊不出這麼多錢。”
哪怕全省其他投入都不斷的壓縮,也弄不出這麼多錢。
光是一個新能源汽車,投入就得百億起,甚至可能是千億。
招商引資?
上哪兒招商這麼大一筆錢?哪個企業能掏出來這麼多?
讓那企業貸款,可那企業本來就有一些負債,而且想貸款這麼多也不可能。
增發上市股票也不太好操作,稍有不慎股價崩盤,企業就完蛋了。
張恪清卻忽然說道“舅舅,其實隻要有了政策,錢就絕不是問題。”
“國內有錢人還是有一些的,南邊特區有錢的也多,想投資內地的更多,但越大的投資越擔心失敗。”
“可隻要有政策扶持,膽子大的人會非常多。”
“一個人,一家企業掏不出這麼多錢,那多個人聯合呢?”
“國外有許多專門做這種投資的企業,他們會評估投資風險,為的就是高額的回報,目前國內也有了,我可以想辦法聯係上他們。”
“甚至政策下來了,他們會主動聯係我們。”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凡是頂級的大企業,所有的都得到過政策的扶持,借過政策的東風。
一些老牌的企業,更是深諳此道。
黃誌奎眼睛一亮,他怎麼忽略了這一點?
隻要有政策扶持,就不擔心缺少投資,會有人揮舞著鈔票主動找上門的,甚至他們還可以挑條件更好的。
所以現在隻要說服了上麵同意給政策,這條路就行得通,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能成為省裡的支柱產業,甚至未來有希望成為行業頂尖的企業。
“好了,今天這些事情就先忘掉吧,好好回去上課,很快你也該履新了。”
“到了新的崗位上,繼續穩紮穩打,有事再來找我。”
周永權送張恪清離開,出門之後,周永權感歎道“你這是給領導出了個難題啊。”
上頭現在對於沿海地區政策傾斜極大,因為靠近港口,更適合出口創彙。
而他們省卻並不靠海,之前在全國排名也隻是中下,想要上頭給政策可沒那麼容易。
可張恪清描述的場景實在是太好了,周永權能看出來領導的動心,可想要到政策卻絕沒那麼容易。
這可不是那種短期的政策,涉及到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規劃,涉及到的資金又極為龐大,領導要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