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應對北麵亂局的由頭,士頌展開了對軍隊的整編。
他將原來的荊南軍各部打散,將老兵和精銳將士,均勻分配到各部。
而後又將新兵營中,訓練了數月,成為七等軍士的優秀新兵,分配到這些軍隊之中。
一場襄陽血戰,士頌原來的荊南軍損失不小,但接納了荊州降軍,加上江夏郡黃祖剩下的人馬,也都被甘寧蘇飛帶來投入自己麾下,其實平定荊北之後,士頌手上的軍隊。單單就人數而言,比自己從荊南起兵時,是變多了的。
但這些所謂的荊州軍,在士頌看來,連自己荊南的郡兵都比不上。
去年為了安定荊州,將就把這些人暫時編入各部,以雄武軍暫編營等名稱命名之。
現在,正好完成整編。
反正平定荊州已近一年,荊州百姓也好,去年接納的流民也好,隨著新法的施行,越發的安定了。
十幾萬新兵營中的將士,時間長的訓練了快一年,時間短的也訓練近半年。
士頌手上,有了更換劣等兵的資本。
這一次,士頌進行的是“全軍整編”,他將原來的部隊打散,把各部中的荊州降兵剔除。
這些人當中,身體素質好的,被安排進“加強營”中進行洗腦,對照《紀效新書》的練兵法進行訓練,給予相應的士頌軍等階。
而那些身體不行,或者兵痞氣嚴重的,士頌則把他們轉為屯田軍。
這些人將和新兵營中最差的新兵一起去開荒。
這些人,與其說是屯田軍,不如說是屯田軍戶,和普通屯民的差彆,是他們的屯田所得不歸他們自己,而是交給荊州州牧府,他們隻領軍餉。
而且,他們在這裡還要進行軍事訓練和思想教育,飲食由軍隊後勤處統一配給,不用他們擔心。目的,便是改造這些人的體格和思想,讓他們適合重新回歸新兵營進行訓練。
士頌的第一條軍令,得到了黃忠、魏延、文聘為首的荊北派係武將的支持。
他們早就覺得自己手下這些個荊州降兵,爛泥不扶上牆。
至於習禎、陳生、張虎這些世家領袖和荊北強盜出身的人,就算是心有不滿,但這一年來,自己的手下多被士頌洗腦降服。
他們自己,也很是相信士頌,也接受了士頌的“改編”,交出了自己的嫡係人馬。
至於原來的荊南軍將士,怎麼可能會反對士頌的改編呢。
士頌對他們的改編,隻不過是按他們原來的軍隊編製,進行了擴充。將原來伍長升為什長,什長升為百人將這樣。
雖然空了許多位置,但新兵營訓練出來的新兵,剛好可以填補這些空缺。
讓新兵營畢業的新兵,和這些沙場老兵一起訓練,獲得沙場經驗,對這些新兵實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這次軍隊整頓,除了新兵營的軍士之外,離開新兵營的軍隊,士頌將他們分為鎮軍和輔軍兩個部分。
之所以稱為鎮軍,也算是取諧音“正規軍”之意。
而鎮軍,將組成士頌的主力軍隊。
荊州鎮軍分為雄武軍、奮武軍、定武軍三軍。三支鎮軍共計人馬六萬,每支軍隊各擁兵兩萬。
雄武軍中郎將一職,還是繼續交給呂岱擔任。隻是雄武軍中,分為了前後左右中五部,每部都設立領軍校尉,分彆為雄武軍前軍校尉鮑隆、雄武軍後軍校尉黃忠、雄武軍左軍校尉甘寧、雄武軍前軍校尉蘇飛、雄武軍中軍校尉魏延。
看這樣的配置,就知道士頌對這支雄武軍寄以厚望。
他將原來各部的精銳,全部集中到了這支軍隊之中,即便是從新兵營中挑人,也都是挑選在新兵營中就升為五等或者六等級彆的精銳士兵,加入這支軍隊。
而這支軍隊,也是士頌心中暗暗選定,要帶入關中搶皇帝的。
奮武軍中郎將的職位本來交給錢振是最好的人選,可惜錢振陣亡,要是以冷靜著稱的陳應還在,其實也是勉強可以勝任的。
畢竟,自己手下諸將之中,能力和資曆都能勝任這個職位的人不多。
選來選去,士頌隻好暫時讓潘璋統領了這支軍隊,畢竟這次北征,潘璋率軍偷渡長江有功,後來也多有戰功,也是在荊南就投奔自己的武將。
現在,也隻好將就用用了,日後等其餘有潛力的武將立功之後,再將他替換掉便是。
奮武軍雖然也是兩萬軍隊,但老兵較少,多被提升成為什長、伍長。而後將新兵營中的“畢業生”,也就是七等以上的軍士,大多都編入這支隊伍。和雄武軍不同,這支軍隊隻分為前後左右四部,也就隻有四個領軍校尉,但這四個校尉,一樣不簡單。
奮武軍前軍校尉文聘、奮武軍後軍校尉霍峻、奮武軍左軍校尉太史慈、奮武軍右軍校尉徐盛。
其中,太史慈部的五千人馬和徐盛的五千人,馬幾乎都是新兵營的畢業生,雖然訓練有素,但還需要拉上戰場試一試才知道。
最後的定武軍中郎將就簡單了,繼續由邢道榮這個號稱荊南第一將的人擔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本來士頌也準備將其分為前後左右四部,但手下將領實在無法分配,便隻好暫時分為左右兩部。左部統領為小將丁奉、右部統領暫時空缺,以恒階出任右部軍司馬,暫時統領這些人。
反正定武軍主體尚在,補充的兵源也都是荊南四郡的新兵營訓練出來的,就地在長沙郡進行整編,繼續駐軍長沙郡,防備小人笮融手下的亂兵,流竄進入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