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張衛大人帶兵衝入楊家,見人就砍,所有的將士都像瘋了一樣,就好像打家劫舍的土匪,完全不理會楊府中人的求饒和嗬斥。”
“當見到了楊鬆大人時,楊鬆大人說自己是荊州軍的使者,張衛大人不能殺他。”
“但是張衛大人說,說。”給張魯講述剛剛發生了什麼的仆從,手臂上還在流血,卻被邊上的張衛一瞪,頓時不敢再多說什麼。
張衛冷哼一聲,說道“我做了什麼,我自己認!”
“楊鬆他一個叛徒,居然敢如此囂張。他說老子不能殺他,老子就不能殺他嗎?這南鄭城,還在我們張家手上,還輪不到他一個小小叛徒,在這裡定規矩。”
曆史上沒有關於楊鬆的記錄。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楊鬆在曹操西征漢中時非常活躍。
他作為張魯手下的第一叛徒,把張魯賣得乾乾淨淨。張魯的投降,完全是被他給逼的。
當時張魯出兵抵禦曹操,他就在家裡把城門關上,斷了張魯的部隊的退路。
後來張魯投降曹操,按道理來說,他是曹操平定漢中的頭號功臣,但他莫名其妙地就被曹操殺了。
有人分析,按照《三國演義》裡曹操的邏輯,曹操是為了安撫更加重要的張魯,讓張魯出麵來幫助自己穩定漢中的民心。
再加上曹操本人也並不喜歡楊鬆這樣的小人,便殺了楊鬆,給張魯出氣。
現在,張魯狠狠地盯著張衛,吼道“你知不知道,你給我惹了多大的麻煩!楊鬆小人,死不足惜,但你不該現在殺,這樣殺!”
在張魯看來,張衛這一殺,完全斷了自己和士頌和談的可能,把自己逼到了不得不和士頌決戰的地步。
另外,斬殺敵軍使者的名聲,即便是在漢中,傳出去,也不會很好。
更彆說楊鬆雖然死了,楊伯可還在士頌軍營裡麵,楊家在南鄭地區的隱性實力,隻怕都會死心塌地的跟著士頌。
而且今天晚上殺的人裡麵,還有不少其他普通世家的人,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在這種關鍵時刻,不投靠士頌成為內應,張魯打死也不信。
“你啊你。”張魯急得直跺腳,但現在木已成舟,楊鬆已經成了肉塊,他也無可奈何。
最後,隻能說道“罷了,你若要戰,那便戰吧,讓閻圃聯係板楯蠻來幫忙,這南鄭一戰,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張魯最後還是決定讓張衛領兵和士頌一戰。
說起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可笑,在張魯看來,即便是自己打輸了,士頌人好,有著仁德的名聲,應該也不會加害自己。
但若是自己運氣不錯,不論是士頌東麵的局勢有變,還是士頌糧草補給被自己所破壞,隻要能逼退士頌,即便是日後自己投降,也會有更多的籌碼。
更何況,若是能打贏士頌,不說東進,趁著自己這邊士氣高昂的機會,去攻略巴郡,搶劉璋的地盤,他還是有信心的。
士頌知道楊鬆被殺的消息時,他已經率領軍團出了成固。
這一次,他特地讓沙摩柯的五溪蠻營和鄧方的山蠻營作為後勤的護衛部隊,防備再次發生士雲那樣的事。
而且有了一次被襲擊的經曆後,不論是荊州軍的任何一個將領,都會更加謹慎。隻是這兩部人馬,也是翻山越嶺的好手,尤其是沙摩柯的五溪蠻族,和這裡的板楯蠻之間,還有一段舊怨。
漢代曆史上,各地蠻族不服從中央管理的事情,時有發生。
五溪蠻也絕對是其中的刺頭,但接受漢化程度較高的板楯蠻族,則經常被大漢朝廷中央征調,參與到平定各地蠻族叛亂的征伐之中。
尤其是幾十年前,東漢名將,車騎將軍馮緄平定五溪蠻的戰鬥中,板楯蠻便是他軍團中的主力部隊。
曆史上,馮緄平定五溪蠻,是在公元163年左右,和人們最熟悉的黃巾之亂,也就是公元184年,不過二十年。
按士頌心中的盤算,自己現在攻漢中的時間點,也就是曆史上的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
距離兩個蠻族上一次對抗,雖然過去了三四十年了,但沙摩柯也好,板楯蠻也好,這份仇怨,大家都還是記得的。
尤其是對於武陵的五溪蠻而言,三十多年的那一戰,更是把他們打傷了元氣。
曆史上說馮緄納降了十多萬人,但對於武陵五溪蠻而言,那十多萬人,便是種族最後的幸存者。
經過了三、四十年的發展,五溪蠻的生活,也就是這幾年投靠士頌後,才過的好點。
這也是為何即便是受到士頌大恩的五溪蠻,即便是全族都願意投效荊州,士頌手下也不過兩支五溪蠻的部隊。
何況鄧方的部隊,還是漢族山民和五溪蠻混編的山蠻營。
“板楯蠻,哼,爺爺說當年若不是他們幫助馮緄走山路,突襲我們五溪蠻族在山林中的糧倉,我們前方的軍隊,是不會那麼輕易被擊敗的。”
沙摩柯的爺爺,也算是運氣好,從當年那一戰中幸存了下來,還創立了自己山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沙摩柯首領。這次西征,對於板楯蠻,公子原本的意思,隻怕是想如五溪蠻族一樣安撫,改善關係,為我荊州所用。”
“隻是這一次,樸胡斬殺了士雲將軍,我看這次板楯蠻,將會經曆一場浩劫了。”
鄧方心中不忍,雖然他和沙摩柯關係不錯,手下的山蠻營將士裡麵,也有不少都是五溪蠻族的士兵。但是對於板楯蠻,他其實一直都是希望能安撫,招收,吸納為山蠻營新的兵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