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安帶領國防後勤部人員,重工業相關人員,去到大夏第一船廠,準備修建大夏第一艘三百噸大船。
王智安深知,要跨越那兩百公裡的茫茫大海,抵達月島,單憑大夏現有的船隻條件是遠遠不夠的。
哪怕對方不反擊,都不行。
反擊的話,那更加不能。成為活靶子。
想要踏足月島,說到底,需要船隻足夠先進,再配合先進的飛機,海空聯動,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王智安決定親自督戰,引領大夏工業邁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各位,我們今天聚集於此,不僅是為了打造一艘船,而是為了鑄造大夏的未來,開啟收複月島的第一步!”
王智安看著身邊這些重要的技術師傅,非常直白地說道。
大家都忍不住點頭。
其實不少人早就猜到了,會是這個結果,或者目的。
這個時候,還有不少聰明人,發現王智安,或者大夏的先生們,是按照固定流程在走。
比如打趴摩挲國,打怕熊熊,跟熊熊達成和平協議,並成立戰略合作,再去到繩島駐軍。
一環扣一環。
那麼接下來,會乾什麼。
如果之前還有人不太懂,現在則知道,必然如此。
所以王智安才來造船。這就是必然的流程。
不少人都十分熟悉王智安,在飛機和山炮研究上,就是負責人。又是工業革新委負責人。而且曾經修了大量的水庫、水壩,洗了數百公裡的人工河。
甚至,還從高山下炸下千年積雪,隻為緩解當年的旱災。
正是如此,大家對王智安有強烈的盲目的信任。覺得跟著王智安,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來到大夏第一造船廠,王智安看著機器轟鳴,開始詢問具體情況。
在他身旁,是幾名來自國防後勤部的核心骨乾和技術精湛的重工業工程師。
被問話的何工,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
“王主任,根據您的要求,我們已經對設計方案進行了無數次的論證與改良。這艘三百噸的大船,鑄造難度很大。我們現在隻能造一百噸的小型船隻。”
“原因是什麼呢?”王智安問道。
“蒸汽動力係統不足,以及,鋼鐵工藝不夠,沒法造成夠抵禦海上風浪的堅固船體結構。”
王智安點了點頭,又問道,需要造船廠在哪些方麵得到提高,或者幫助。
何工開始提要求。
沉思片刻後,王智安說道,“這個問題不大,我們可以解決。”
“真的嗎,那實在太好了?”何工顯得很開心。
“這個,肯定是真的,我們可以一步步來,解決這些問題。”
所有人聽到王智安表態,都忍不住很高興。好像已經看到在喧囂的工地上,即將誕生一艘三百噸的新船。
其後,王智安又問後勤部的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射程達多少公裡的火炮。
鄭總工,作為相關武器專家,說道“需要三十公裡即可,不能太遠,因為我們的船太小。”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海軍裝備的複雜。這種船上的新式火炮,不能隻看射程,還要看自身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