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彼時一直躲在人後,從不顯山露水的二皇子顧南忡卻借著顧南殤的勢頭,悄然展開了自己的布局。
他出生便身患疾病,一向體弱。又有皇長子在他前麵,故而一直都是被掩藏在顧南暘的光芒之下。
直到這一刻,這位一直隱忍人後的北滄二皇子,利用當年顧南暘留在朝堂上的微妙影響力,不動聲色地拉攏了一些對已故皇長子仍有舊情的朝臣。
甚至利用了那些因顧南殤的起勢而駐足觀望的朝臣,在顧南殤的身後,為他悄然編織起一張錯綜複雜的權力網。
顧南忡深知,僅憑顧南殤的這些戰功難以撼動顧南謹的地位。
軍權在握,但是在朝堂的根基仍是太薄。
好在如今有他在後,替他謀劃這些。這些年他沒有一日不迫切的希望顧南殤能大戰歸來後,給蕭氏母子一個措手不及。
彆人不知道,但他又怎麼會不清楚,母後和皇長兄的死,後麵必有蕭氏的手筆。
此仇不報,他絕不甘休!
從前他勢單力薄,因身體的緣故無法與顧南謹抗衡,隻能默默隱忍,尋找機會給顧南謹製造些麻煩。
如今不一樣了,顧南殤的光芒已然蓋過了他們所有的皇子。
就算顧南謹最為得寵,就算兩年前因為蕭氏再懷龍嗣,他們的父皇以此為由將中宮之位賞賜給了蕭氏。
但那又如何?
顧南殤仍是北滄真正名正言順的皇後嫡子。
顧南謹依舊不過是貴妃蕭氏的兒子,哪怕是有那樣的傳聞又如何?
顧南殤十六歲那年跟著大將軍薛寧歸來。
站在朝堂之上顧南殤身披戰甲,英氣勃發,眉宇間透露出的不僅是少年的意氣風發,更有曆經沙場磨礪後的沉穩與睿智。
這時所有人才發現,這位躲在皇長子身後的七皇子似乎在不經意間長大了。
他的光芒似乎耀眼到,連當年的皇長子都有所不及。
而與他並排站著的其他幾位皇子更是顯得黯淡無光。
那一日顧南忡被封為瑞王,時年二十五。
因為體弱,因為沒有封王,更因為是先後的嫡子,所以沒有勳貴人家願意把嫡女嫁入二皇子的府邸。
天德帝竟也忘記了要給這位曾經也極得他喜愛的二兒子封王賜婚。
直到這一次,顧南殤班師回朝,立下戰功,天德帝為他定下“雍”字。
經由禮部提醒,在顧南殤之上的二皇子尚未封王。
天德帝思索一盞茶的時間,為顧南忡選了一個“瑞”字。
也是在那一年,顧南殤在中秋宴上遇到了一名熟人。
那名熟人正是曾經在東宮照顧他的宮女——柳兒。
柳兒自幼便被選入東宮是顧南暘特意安排在顧南殤身邊,照料他的飲食起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