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什麼!”
鄭玄聞言一驚,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指著劉瑁道“你這小子也太賊了,把我們都算計進去了!你這…不過憑借長安城如今的現狀,負擔得起重建新都的重擔嗎?”鄭玄又問道。
劉瑁聞言輕輕回應道“到時候大半的修建費用我會從益州抽調,益州在平定南蠻之亂後,錢糧充沛。”
“據我麾下元直所說,如今就算憑借益州一州之力完成長安城的建立也並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最多兩年,三輔應該就可以恢複生氣,到時候恐怕長安自己就能夠承擔的了建造所需了。”
“如此自然再好不過……圖紙設計出來了嗎?”
鄭玄這個老家夥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劉瑁的想法,遷都新城後,漢帝的一舉一動就將完全在劉瑁的掌控之中,劉瑁一旦有了一些彆的想法,他便可隨時取而代之!
可是在鄭玄與劉瑁相處的這幾年間似乎也看開了,他非常清楚如今的天下根本不是現在的漢帝這個優柔寡斷,毫無勢力的帝王所能掌控的,相比較而言,劉瑁顯然要比劉協更加合適。
更何況劉瑁本身也算是漢室宗親,鄭玄對於劉瑁的抵觸情緒遠遠沒有那麼強烈,再加上鄭玄與劉瑁數年間的老幼情誼以及修撰百科,重修太學的這些做法,鄭玄他也願意幫劉瑁這個忙。
劉瑁聞言搖了搖頭道“我和百家院的諸位辛苦了三個多月,才把宮城和皇城的大概位置確認了下來,不過具體的細節還都沒有確定。”
“那你今天來的目的是……”鄭玄似乎已經明白了過來,疑問道。
“希望鄭師和宋師你們可以幫助我們一同將新長安城的圖紙設計出來,我相信,這座新的長安城一定會永載史冊,名流天下!”劉瑁自信道。
鄭玄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你就把你們的圖紙拿出來,我們一同仔細的討論討論吧!”
劉瑁點了點頭,拿出了初步設計出來的長安城圖紙,上麵大致的勾勒出了宮城與皇城的位置,而太學院和百家學的位置就在距離皇城不遠的地方。
劉瑁指著兩院所在的位置道“現在兩院所建的校舍都是比較簡易的,便於拆卸與重修。”
“等到皇城和宮城的具體圖紙出來之後,會將其中主要的建築保留,再將其餘建築進行重新的修建,這一點要向幾位老師說明。”
幾人點了點頭,顯然對此並沒有異議,而劉瑁見狀繼續道“至於具體的建造,我確實有一些想法…”
“在此之前,從秦到兩漢以來,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混亂而沒有章法,沒有布局,皇宮、官署、民居,交錯相處,十分雜亂,因此在我看來在修建新城時不如選擇對稱的布局。”
“如此一來便可以使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其中以一條主乾道為中軸線,所有的建築以這條街道為中心對稱建造。”
“在皇城之外的外郭城中通過二十五條街道將其劃分為上百個坊和東西兩市,坊間築牆,內設街道,實行督察製度進行管理,商業交易活動也會被限製於同樣呈封閉狀態的東、西兩市之內,保證秩序的有條不紊。”
眾人聽後眼睛全部亮了起來,包括這些儒學宗師在內,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這樣建造一座城市,而且這種模式在之前從未出現,是一種全新的創新,這也不由得勾起了他們的興趣。
劉瑁的這一提議其實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如何高明。無非就是唐朝的那套,可是在當時,尚未經曆過魏晉南北朝這三百年動蕩與發展的人們來說,劉瑁提議的構想無異於天馬行空,卻極具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這樣布局的安排更加可以展現出帝王的威嚴以及國家的強大,因此鄭玄饒有興趣的道“繼續說下去。”
劉瑁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龍首原南這塊平原相對於原長安城來說,地勢相對起伏較大,愈向東南,地勢愈高。”
“但是原麵開闊,麵積更廣,選作都城更有回旋的餘地。而且更便於從東西兩麵引水入城,解決城市用水的問題。同時原南依靠山原,將都城與渭河遠遠隔開,將再無洪水沒都的危險。”
包括鄭渾在內的幾位專門研究水利方麵的大拿們聞言連連點頭。
畢竟對於現在的長安城來說,過於靠近渭河是他的一大弊端,渭河一旦改道將對原長安城造成不小的危害,而如果新城建立在原上,將不再會出現這一問題,而且更加便於引水。
劉瑁接著道“至於結構嘛,我計劃將龍首原以南的六條高坡視為乾之六爻,以此為核心構建,大概形製為長方形。”
“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采用東西對稱布局。宮城居城北正中,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地方。城內除宮城、皇城外,其餘為居民區。”
“這種城池結構,使政府機關集中,官與民分開,更加便於管理。這座新長安城將不像原長安那樣南北劃分布局,而采取東西對稱的布局……”
劉瑁在眾宗師麵前侃侃而談著,將自己上一世對於唐長安城的記憶以及自己前世的一些想法完完全全的表達了出來。
儘管他並不精通風水、建築等學問,可是他的這種想法與思維卻給了在座的眾人一種嶄新的思路。
而後,這些人就在劉瑁的帶領下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討論與修改才將大致的圖紙繪製了出來。
在這兩個月間,劉瑁並非將全部精力投注到了新長安城地圖的設計上,畢竟他不是專業人士,他的想法隻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
之後他隔上幾天會去與眾人見一次麵,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就像以前修撰《百科禦覽》一樣,畢竟新的長安城想要在今年之內修建憑借三輔本身的財力並不現實。
其實此時劉瑁的主要精力已經投注到了駐紮在華陰的段煨身上,他的勢力想要徹底在三輔穩固下來,華陰必須由他的人來掌控。
而且他早就想在華陰將潼關修建完成,隻有這樣,他才能夠在將來放心的去征戰西涼。
在劉瑁與荀攸、賈詡等人反複的商量計劃後,在賈詡的提議下,劉瑁向漢帝建議,將原河東太守王邑調至左馮翊擔任馮翊,又封段煨為河東太守以替代王邑的位置。
同時劉瑁告訴段煨允許他率本部所有兵馬編製不變的前往河東,劉瑁還親口告訴他可便宜行事,暗中允許他擴充地盤。
段煨得知消息後大喜,興高采烈的帶著自己的手下前往河東郡,治安邑。
而王邑也心滿意足的前往左馮翊,據劉瑁手中資料顯示,在王邑擔任河東太守一職時,深得治下百姓愛戴,司隸隨屢遭兵禍而河東郡卻富饒依舊,正是如今治理三輔的最佳人選。
因此便借著這個機會將王邑調到了三輔,同時也將華陰真正的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建安二年,四月,劉瑁命高沛、楊懷屯華陰。
同時命令兩人在秦嶺之北、華山以東,渭河、洛河之南的楊家莊一帶,在桃林關舊址的基礎上加固關城,務必要將此關建成一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
而對於成都與三輔之間運輸的困難,劉瑁開始在成都與三輔之間的棧道中修建堡壘,保證物資的正常運輸。
建安二年,七月,在曆經三個月的修建後,此關修成,劉瑁以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而取名曰潼關,就此,劉瑁的三輔戰略基本完成。
關中東邊通過潼關來抵禦中原的進攻、西南通過數條棧道以及堡壘來保證物資、兵糧的正常運輸,東南則通過武關隨時威脅荊州的戰略部署就此完備。
而接下來劉瑁需要做的,就是北邊的涼州了,隻要解決了涼州,他就將涼州、三輔、益州徹底的連到了一起,而他也將效仿當年的秦國,憑借著這三州之力來達成自己這一生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