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
看著天幕上眾人在討論自己,都說他有希望能夠位列明君榜之中,可這心裡怎麼就不是個滋味呢?
什麼叫有個好兒子,還有個好曾孫?
“難不成沒有這些,寡人就不是個好皇帝了?”
“沒有他們你還想當個好皇帝?但凡你兒子是個昏君,大漢很可能就此亡國了都。”
老朱直截了當,沒給半分麵子。
他承認漢武的功績,但不承認他是個好皇帝。
在他的治下,百姓那叫一個苦不堪言!
晚年被逼無奈下罪己詔了都!
“硬要這麼說的話,也沒什麼問題,的確是窮兵黷武到了極致,若非昭宣兜底,大漢還能否綿延那許多年,還真說不好。”
李二適時的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
他不否認劉徹的功績,但這功績是有代價的。
若非機緣巧合夾在文景與昭宣之間,一般王朝的底子還真不足以讓劉徹這麼去折騰。
“等等,你們在說個啥?寡人怎麼聽不懂呢?都要折騰亡國了,怎麼還成了明君?”
劉邦一頭霧水。
明君與險些亡國之間,什麼時候都能畫上等號了?
是這世界太顛了,還是乃公跟不上時代了?
“眼界狹隘,若真要說的話,寡人也同樣險些亡國,那又如何?”
嬴政反倒比他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定位。
“啊?始皇帝?你也險些亡國?”
劉邦愣了愣。
彆看他斬白蛇起義,亡秦滅楚。
但對於嬴政,他還是尊重的。
畢竟是始皇帝,若非他橫掃六國,這天下人恐怕還不知大一統為何物。
且他也不太能明白,為何始皇帝會這般說。
“大秦的積弊有很多,乃至於很多問題是寡人也處理不了的,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出來,便是亡國之危。”
“所以寡人才希望扶蘇能夠學些儒家的東西,做個手段溫和的守成之君,或許做的能比寡人好。”
嬴政實話實說。
他雖沒有後世人的眼光,也看不到屬於自己大秦的史書。
但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國家的弊病呢?
隻是他解決不了,或者說最大的問題不是一兩代人能夠解決的。
他隻能寄希望於往後繼承皇位的數代皇帝,都能是個明君。
唯有如此,才有機會解決大秦的那些弊病。
“明白了,所以劉徹也是這樣?”
劉邦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對於大秦的狀況,他倒是也有所了解。
“算是吧,急功近利,想一代人做完數代人的事。”
李二點點頭道。
不管是嬴政還是劉徹,他們都是這樣的人。
心中有著宏圖霸業,都寄希望於自己這一代人做完所有的事,將其餘的小麻煩留待後世解決。
唯一不同的是,劉徹的後代沒辜負他的期望,而嬴政被辜負的體無完膚。
“但還是那句話,誰也否認不了武帝的功績,若是沒有他,沒有那一句攻守易形,大漢也未必能成為所有人口中的強漢!”
“更何況,那些說他窮兵黷武,有勇無謀的人,難道你們忘了那千古第一陽謀?”
趙匡胤幽幽的道。
可以說,自始皇帝橫掃六國一統江山,到後來楚漢相爭,由劉邦得了天下,也仍舊算不上真正的大一統。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這是劉邦的白馬之盟。
但在這白馬之盟的背後,是無數劉姓王侯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