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是不是覺得挺不可思議的?”
“說到這個,咱倒是想到個趣聞,據說當初大唐有個僧人名為玄奘,要往西域取佛經,你猜怎麼著?”
老朱忽然想到了一件事,笑著道。
“往西域取經?若是突厥之亂未定的時候,應該是不許去的吧?”
劉邦想了想道。
“猜對了,可那玄奘也是個倔脾氣,你不讓他去,他便偷偷去,傳聞一路上曆經艱險,卻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欽佩,其中不乏位高權重者。”
“而位最高者,便是那高昌國的國王。”
“有零星的記載,那高昌國王很是欣賞玄奘,想讓玄奘留下當國師,無奈玄奘不願,最後隻得認為兄弟,並且約定歸來後在高昌國講經三年。”
“誰成想,等玄奘回來的時候,高昌國變成了高昌縣,歸大唐安西都護府了。”
劉邦“……”
這t是什麼地獄笑話?
偏偏老朱講完,趙匡胤接上了。
“這還不算什麼,得虧玄奘去的早,但凡晚一點,連天竺都險些被王玄策給滅了。”
看著這些人的話,李二隻是笑而不語。
劉邦卻是看的滿臉懵逼。
這還真得虧玄奘暗戳戳的自己偷溜出去了,但凡去的晚一點,去天竺取經,那不等同於在大唐境內取經了?
劉徹倒是看的險些滿眼冒星星了。
“就該如此!”
雖然並非同一個王朝的君主,那也不妨礙他的欣賞。
對待那些永遠不會知足,隨時可能抓住一切機會犯邊的敵人,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勞永逸!
“不過該說不說的,李二對自己後代信心太滿了,他所做的,跟漢武帝你所做的,還有些許的不同。”
趙匡胤似是有些惋惜的歎道。
“的確。”
對於這一點,老朱也還算認同。
“漢武當初之所以被稱為窮兵黷武,越打國庫越窮,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他打的乃是亡國滅種之戰。”
“敵國雞犬不留,寸草不生的結果,是己方消耗的錢糧與損失的人口同樣巨大。”
“他固然窮兵黷武,但在這過程中,他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真正納入了大漢的疆土,也正是因此,才稱得上一句罪在當代,而有功在千秋!”
與其相反的是,李二也同樣四方征伐,大大小小的戰役加起來,甚至還要多於劉徹。
可大唐的經濟與人口卻沒有絲毫的崩塌,反而越發繁盛。
最大的區彆就在於,李二很少會發動亡國滅種的戰爭。
多數情況下,他都會選擇將人打的心服口服,打的乖乖奉上舉國的金銀財寶,稱臣納貢。
如高昌國那般直接納入大唐領土的,終究還是少數。
更多的時候,大唐對周邊屬國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不僅通婚,且不少中原工藝也都傳了過去。
這也就為後世大宋屢戰屢敗埋下了伏筆。
昔年為何大漢能那般強勢?
明明漢人與胡人相比,身高、體型皆不占優,騎術上更是落後不知多少。
偏偏在這種情況下,在大漢末年之際,也依舊能喊出一漢當五胡的話來!
區彆就在於,中原鍛造兵器鎧甲的工藝,要遠遠領先於關外小國。
因此即便是大漢亡了,在對外的戰爭上,也依舊是以強勢的姿態走上的末路。
乃至於到了群雄並起之際,也依舊能夠將關外各國當經驗本刷。
若非晉朝的八王之亂將中原所剩不多的力量徹底折騰殆儘,邊關可謂堅不可摧!
而到了李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