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拿捏著大舅哥皇帝,不理會他的聖旨,繼續每天遊山玩水,微服私訪。
碧霞大肚子,不能跟他了,現在就由藍子涵天天跟著,成了“貼身侍衛”。
藍子涵原來號稱“黑衣羅刹”,闖蕩江湖,跟了靖王後,收了外號,眼裡的銳氣也漸漸收了。
她出身商賈之家。
上次靖王和碧霞上京出使倭寇國,沒讓她跟去,而讓她監看初丹宮建設。
她不辱使命,做得好好的。
商賈之家出身的她,自然對資金使用精打細算,還節省了好多費用,原來預算五千兩黃金,事實上才用了三千多兩。
現在烏日娜不在王府,靖王的日常開支就交給她打理了。
事實上,藍子涵比烏日娜更加會打理財務。
畢竟她自小跟著父母經商,耳濡目染,對金錢賬目更加細致。
靖王回來,把大舅哥賞賜的一千兩黃金也交給她打理。
她都細細記錄好,分成若乾份,該存放王府的存放王府,該存錢莊的存錢莊。
而且她太聰明了,整個衡州的錢莊,她都存著有。
她說叫“分散風險”啊,反正靖王也不懂,由她去弄吧。
王府的日常開支資費,都是由靖王府賬房管事上報“編製”,再由度支司派發資費。
一般每月資費都差不多。
賬房管事接收到了資費,再按靖王府的地位高低配給,叫“月錢”。
王府裡從王爺到丫鬟雜役所有人都有“月錢”。
其實,靖王的月錢,一分一毫都用不上。
吃住穿行,所有都是王府另外安排資費,自己的月錢哪裡用得上?
藍子涵也把靖王爺的月錢存起來了。
本來靖王想由紫霞來做這些事,隻是紫霞郡主出身,衣來張手飯來張口,哪裡懂打理這些?都打理不到一個月就叫苦連天。
但藍子涵做起來卻得心應手。
不得不佩服。
靖王覺得藍子涵現在身份也是“準王妃”,不要太辛苦了,要培養助手。
藍子涵就在王府裡的丫鬟中找了一個標致、實在、聰明的來培養。
這個丫鬟這樣天天跟著她,也就成了內侍了。
靖王無事,就經常帶著藍子涵去梓鎮彆苑,看望碧霞姐。
有時實在想念雪丹母子,也騎快馬奔跑幾日,到薊王府和雪丹相會。
剛剛從薊州回來。
侍衛長說“王爺,聖旨又下了。”
不是上次那個公公來下旨了。
“靖王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宣靖王,即刻進京,不得有誤。欽此。”
和第一次詔書大同小異,隻是多了幾個字而已。
靖王接旨,供奉在神案,照樣不理。
整個王府都知道靖王接旨而不理的事,都嚇壞了,都說“王爺有幾個腦袋呀?膽敢抗旨?”
靖王對所有人說“你們放心吧,本王自有打算。”
過了十天,又一個公公帶著聖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