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驥真心的覺得這並不是子龍老祖一介“孤魂”的責任,他提出了幾個頗具“現代邏輯”的觀點,論證那場浩劫的責任,與老百姓無關,與廟堂之外所有憂國憂民的慷慨誌士無關。
子龍老祖當然明白這是薛驥在善意寬慰,替他撇清“陰陽之隔”毫不存在的責任,但老祖還是說出了他的想法。
“我明白你真的覺得這浩劫與我無關的真情實感,但老夫也想說,我當年其實並不打算魂歸故裡的……
我就想留在蜀中,留在故國,但奈何……後主讓我失望,絕望……我覺得我無顏留在終將亡國的那裡……我後悔,當年的七進七出,弄巧成拙的壞了先帝傳給後主的那部分龍氣,讓先帝、丞相和我們匡扶漢室的心願終成一場空夢……
如果我們可以北伐成功,可以改變西晉立國的曆史進程,十六國、南北朝之亂就可能不會發生……不會像當年那樣慘烈……
冉閔的殺胡令,殺了很多胡人,但很多漢人也同樣死於戰亂仇恨之下……
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最最悔不當初的感覺……我該奉先帝詔,自代之,北伐,毀掉司馬氣數,穩住北方……
然後,我還位給先帝族內有為之後……不惹那天下、後世的悠悠殺人之口……”
薛驥有很值得借鑒的後世史家觀點來繼續寬慰子龍老祖,論證“福禍相依”,大亂世亦是大融合的序幕,讓後世很多“外族”大踏步的走向漢化,最終海納百川,萬流歸一的這類事實脈絡。
但薛驥最終選擇了不再緩頰,不再論證,他沒有經曆過十六國時期北方“蒼生殄滅,百不遺一,河洛丘虛,函夏蕭條,井堙木刊,阡陌夷滅,生理茫茫,永無依歸”的慘劇景象,而子龍老祖親眼目睹過……
他覺得他可以理解老祖當時的想法和情緒,受到了多大的衝擊和改變。
“我這想法是不是有些過於簡單,情緒化的異想天開?”
見薛驥隻是默默的點了一下頭,老祖主動追問薛驥的看法。薛驥乾脆的搖頭道。
“不是,從昭烈帝眾多後人中選一潛力之子,由孔明丞相、蔣琬、費禕、董允這四位相國名臣教導、輔佐,自是遠比後主、閹佞黃皓主政的惡劣,強逾無數倍。
隻是此事亙古未有,老祖須安新帝之心,亦須保自家後人無恙,這個問題說簡單可以很簡單,說難也可以難如登天……”
“嗬嗬,你小子,先是不是,後又隻是,真是不舍得得罪我這老東西啊,哈哈,那你說說,簡單之法為何?”老祖顯得心情不錯,竟然認真聊了起來。
“回稟老祖,宋太祖趙匡胤就保全了後周世宗柴榮的全族,且禮遇有加,所以隻要選對人,教對事情和道理,這事就足夠簡單。
西晉直至十六國的很多政權大起大落,忽強忽弱,不就是因為選對了人和選錯了人嘛。”
“不錯,石勒選對了張賓,卻選了個壓不住石虎的繼承者,導致‘後趙’二世而衰。苻堅選對了王猛,豪取北方,王猛若是多活幾年,這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怕是非前秦莫屬。
但奈何,王猛仙逝於淝水大戰之前,苻堅久疏軍政,用錯了一些主戰將領,終是招致淝水大敗,北方再次分崩。
你再說說難如登天的時候,可有良策解方。”
老祖談興盎然,薛驥略有沉思後回答。
“世間難尋雙全策,當是一大常態。取大舍小,更似穩妥之策,偶有所謂的取小妙手,無非局中高人窺到了他人未見之大。
所以,如若新帝乃一強勢明君,那就不妨深藏功名、舉家歸隱,如若不然……天下之良策即為匹夫之……遺臭罵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老祖爽朗暢懷的笑聲不絕而起,“……好!好一個天下良策!匹夫罵名!老夫當年若有薛小友這韜略擔當,當不至悔扼千年!
問出你心中對趙某最大的疑惑吧,薛小友。”
薛驥幾乎沒有遲疑的拱手恭答。
“老祖,弟子確實乃多疑之人,這也是弟子無意於權位的原因之一,尤其一想到曹孟德司馬昭權勢滔天,卻也疲命於心術算計,孤情寡愛,活得太累……”
“好,那我問你,你相信剛才給你地址的那個破銅爛鐵寶藏地嗎?”子龍老祖幾近搶問。
“弟子,願意相信。”
“好,我聽得懂願意二字的真正意思,那你會回蜀中驗證此事嗎?”
“應該會……”
見薛驥沒有更多表述,子龍老祖才繼續開口。
“那個洞穴位置,是高祖劉邦秘密選定、初建,光武帝重建東漢,清理長安宮城獲得此藏寶處地圖後,才又派人往裡麵放滿了金銀、精鐵和一些武器。
先帝如何發現那裡的,我並不清楚,不過我去那裡的時候,裡麵金銀已經隻剩半餘,先帝用其打造了很多兵器,大部分給了我們蜀軍使用,另一部分則又存入了那寶庫。
還有些金銀財寶,先帝則是用來處理一些蜀中的人,和事。你曆史學識不錯,當是明白我所指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弟子明白,當時昭烈帝以武入蜀,蜀中很多士族都並不心服,陽奉陰違,所以昭烈帝多用法正法孝直之策,弭平與蜀中士族的裂隙,蜀國又值初立,用度緊缺,昭烈帝自是需要一些額外的支出。”
“嗯,果然玲瓏剔透,深得我們這些老家夥喜歡,最後,我還是想把本該默契的那層意思,對你由衷道明。
冉閔殺胡令之後,我終於大悔大悟沒有奉旨自立,這樣的機會其實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後主早年開始私寵黃皓,有些貽誤北伐軍機時,我就覺得丞相之鞠躬儘瘁,董允之剛正嚴厲,都導正不了後主的庸弱本性……我當年,是起心動念過的……
但就在我決定放棄,繼續觀察後主的時候,丞相找到我對我出示了先帝給他的一份遺詔,讓丞相他遵從我這份遺詔的旨意,共同肩負起天下社稷的大義。
丞相說,先帝果然最了解他,把最艱難的部分……交給了我……他等我的一聲號令……或是一起鞠躬儘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