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年永樂帝定都北京之後,為了給自己修建皇陵,派了多名精通風水的官員出去,在京畿一帶探尋風水寶地,結果最先選中的是京東北—密雲縣的鎮君山。
那裡三麵環山、一麵臨水,景色優美,草木豐茂,更有龍脈盤饒其中,乃是一等一的風水寶地,用來修建皇陵再合適不過了。
可後來仔細打探得知,鎮君山前麵有個山峪,叫做狼兒峪,後麵有一座山澗,叫做白虎澗。
大明皇帝姓朱,朱和豬同音,若將豬兒放在前有狼、後有虎的地方,那還好的了嗎,地名太犯忌諱,於是舍棄不用,又經過一番挑選,這才選中了昌平縣的天壽山。
天壽山綿延數十裡,呈東、北、西三麵環抱狀,山勢挺拔、草木豐茂,景色優美、生氣十足,且有眾多山溪彙於山下、向東南奔瀉而去,形成了一條蜿蜒崎嶇的水龍脈……這般山水地形,乃是天造地設的吉壤之地!
故而大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有十二位埋葬於此。
放眼望去,十二座金碧輝煌的皇陵,按照龍脈走勢,有序的分布在天壽山腳下的盆地中,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讓人不禁為之讚歎!
有人要問了,大明朝已經傳承了十六位皇帝,這裡為何隻埋葬了十二位,剩下四位是誰,又葬在何處呢?
第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暴元、建立大明之後,定都於南京城,駕崩之後,葬在了南京城東側的紫金山巔上,其陵墓被稱為孝陵!
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文,靖難之役中,當燕王朱棣率軍攻入南京城時,皇宮內燃起大火,朱允文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故而沒有陵墓。
第三位是景泰帝—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後,被群臣推上了皇位,其兄朱祁鎮則被尊為太上皇,軟禁南宮。
沒想到,八年之後,趁著朱祁鈺病重之際,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又將皇位奪了回去,並將朱祁鈺廢為郕王,囚禁在西內永安宮內。
一個月後,朱祁鈺病逝,被以親王之禮葬在了京西玉泉山中,其生前在天壽山內修建的陵墓,則被後來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占用了。
第四位就是現在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人還活的好好的,自然不用入葬皇陵了。
其實按照慣例,一位皇帝登基不久,就會命工部調集工匠和材料,為自己修建陵墓了,可朱由檢已經當了三年多皇帝,陵墓卻遲遲沒有動工,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庫空虛,沒有銀子。
要知道,修建皇陵工程浩大,是很費銀子的,比如隆慶帝—朱載坖的昭陵,人工不算,光銀子就用了三百三十萬兩,這還是比較節儉的呢。
萬曆帝—朱翊鈞的定陵,前後曆時六年,共計耗銀八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國家兩年的田賦收入。
永樂帝—朱棣的長陵,更是整整修了十八年,總耗銀在一千萬兩以上!
崇禎帝—朱由檢繼位以來,因為天災不斷、施政不當,致使國家財政收入銳減,再加上遼東戰事不斷,軍費開支浩大,國庫空虛的十分厲害,根本拿不出銀子修皇陵,隻能無限期推遲了。
……
不修皇陵的第二個原因,則是沒有風水寶地!
有人問了,天壽山不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嗎,而且蘊藏龍脈,怎麼能說沒有呢?
不錯,天壽山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可是不要忘了,風水寶地不是無窮無儘的,龍脈之力亦有用儘之時。
二百多年以來,天壽山內共計埋葬了十二位帝王,已經將風水寶穴全部占光了,龍脈之力亦已消耗殆儘,再想修建一座新皇陵,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且有小道消息稱,朝廷派了幾位精通風水的官員,正在京畿一帶尋找新的風水寶地,以便以後修建新皇陵之用,至於有沒有找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
“你們分散開來,到各個皇陵中仔細查看,是否有被損壞之處,回來之後稟告予我!”
“諾!”
……
“啟稟將軍,長安平然無恙!”
“啟稟將軍,泰陵平安無恙!”
“昭陵平安無恙!”
“慶陵平安無恙!”
十二座皇陵太大了,秦鋒時間有限,不可能親自一一查看,於是將帶來的親兵們分成了十二隊,分彆前往各個皇陵中探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