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時分,廣渠門外—關寧軍大營中,數以萬計的士兵聚攏在一起,擂鼓吹號、大喊大叫,局勢極為混亂!
“弟兄們,咱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拚命廝殺,才將女真韃子趕走了,可朝廷遲遲不發賞銀,這是誠心欺負咱們啊!”
“沒錯,就是誠心欺負咱們,可咱們不是好欺負的,朝廷這次不把賞銀發下來,咱們就不出兵打仗,還要衝進京城去,找皇帝老子和那些當大官的算賬!”
“說的對,找皇帝老子和那些大官算賬,讓他們發賞銀、發撫恤、發酒肉,好好犒勞咱們一番,還要把袁督師放出來!”
“對,放了袁督師,放了袁督師!”
……
兩個多月以來,為了救援京師,關寧軍和女真軍連番血戰,將士陣亡、負傷者極多,按理來說,戰事結束以後,朝廷應該及時獎勵有功者、撫恤陣亡者,安撫軍心才對!
可惜國庫空虛,朝廷根本拿不出銀子來,無奈之下,隻能暫緩賞賜、撫恤之事。
同時派出官員,到富庶的江南一帶籌集銀子,想等銀子籌集到之後,再行賞賜、撫恤之事。
可關寧軍士兵們不明真相,以為朝廷有意克扣呢,群情激憤之下,這才引發了大規模嘩變!
不過嘛,仔細觀察會發現,鬨事的全是普通士兵,高級將領則一個都沒有出現,這些人那去了呢?
正在開會!
……
關寧軍大營—中軍大帳內,祖大壽、何可綱、曹文詔、孫祖壽……共計二十多位將領圍坐一起,正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弟兄們,咱們這樣鬨,會不會把事情鬨太大,最後不好收場啊?”
“怕什麼,有道是法不責眾,咱們幾萬人一起鬨事,朝廷還能全殺了不成,最後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乖乖的息事寧人!”
“說的有道理,朝廷決不敢跟咱們來硬的,隻能息事寧人……就是這樣鬨一鬨,不知道能不能把督師大人救出來?”
“救不出來,咱們就繼續鬨,非逼著朝廷放人不可!”
“那也得有個限度,如果事情鬨得太大,最後無法收場,那就麻煩了!”
………
原來數萬關寧軍之所以嘩變,一方麵是不滿朝廷遲遲不發賞銀、不發撫恤,另一方麵是將領們在暗中挑唆。
而將領們挑唆士兵鬨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想嚇唬一下皇帝和那些高官,將蒙冤入獄的袁崇煥救出來。
不過嘩變以來,士兵們隻是在大營內鬨了鬨,並沒有出去鬨,因此有一些將領提議將亂兵們放出去,到京師城下鬨一鬨,再放幾下火銃,嚇唬城內的皇帝和高官們,進而達成目的。
另有一些將領認為亂兵如火、難以控製,決不能放出營去,否則事情鬨得太大了,就沒法收場了。
雙方正在爭論之際,一名親兵跑了進來“啟稟諸位大人,天威軍的秦將軍來了。”
“哦,人在那裡,帶了多少兵馬,是不是奉了朝廷命令來彈壓咱們的?”
“就在大營門外,隻帶了十幾名親兵!”
“隻帶了十幾名親兵,那就不是來彈壓的,要不要放他進來?”
……
“有請秦將軍進營!”
天威軍和關寧軍曾經攜手合作,一起打贏了薊州之戰,算是同生共死的友軍,因此將領們商議之後,決定請秦鋒進營,並派了左營標統—吳三桂出門迎接。
片刻之後,在吳三桂的引領下,臉色陰沉的秦鋒來到了中軍帳內。
“諸位將軍,外麵亂兵鬨事,為何不管一管?”
“哼,朝廷遲遲不發賞賜、不發撫恤,弟兄們心中不滿,這才鬨了起來,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咱們都是帶兵之人,就不用說空話了,有道是兵隨將走、草隨風動,若無諸位的暗中唆使,隻怕亂不成這個樣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