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紫禁城—武英殿內。
“哈哈……哈哈!”
崇禎帝—朱由檢坐在禦座之上,正在觀看一份剛剛送來的奏折,並不斷發出爽朗的笑聲。
奏折是孫承宗呈送來的,上麵言明經過一番激戰,明軍已經收複了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重新打通了京師和遼西之間的聯係;二貝勒阿敏帶領人馬逃竄,在界嶺口中了明軍埋伏,殺傷極多、繳獲無數,並救回了被其掠走的三萬多名百姓!
自從女真大軍入關以來,攻城掠地、氣焰囂張,連大明京師都深受威脅,王公貴族、軍民人等一日三驚,都快嚇出毛病了。
現如今,終於將這些女真韃子趕走了,京師轉危為安,朱由檢自然開心了。
與奏折一同送來的,還有一份請求封賞的人名單,上麵羅列著與女真人交戰中,立下功勳的三十六位明軍將領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的正是秦鋒。
秦鋒的名字後麵,還寫清了其立下的六大功勳
不懼艱險,長途跋涉,率先入京勤王,此為第一功!
德勝門外,大敗女真鑲藍旗人馬,保京師無恙,此為第二功!
天壽山下,大敗女真鑲黃旗人馬,保曆代先皇陵寢無恙,此為第三功!
助關寧軍攻克薊州城,奪取糧秣、運回京師,此為第四功!
獻反間計,迫使皇太極率軍返回遼東,此為第五功!
界嶺口外,伏擊女真鑲藍旗人馬,繳獲極多,此為第六功!
六大功勞,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足以稱道了。
如今六功合於一身,秦鋒位列第一名,名至實歸!
有意思的是,在六大功勞後麵,孫承宗還寫了幾行小字秦鋒大才、屢立戰功,本當重賞、加官晉爵,然其年少,陰沉難測,若是驟登高位,難免誌驕意滿,則朝廷難以駕馭矣,故老臣鬥膽建議,升其一級既可,磨其心誌、折其鋒芒,日後方可大用……天威軍強悍善戰,當擴編人馬,以利國家!
……
說白了,孫承宗認為秦鋒非常有才乾,又屢立戰功,按理來說,就是連升三級都不為過。
不過嘛,秦鋒年紀太輕了,性格又陰沉難測,這樣的人一下子當了大官,很可能變的驕橫起來,從而變的不好控製,這對朝廷、對秦鋒都不是好事。
因此建議崇禎帝,提拔秦鋒一級官職就可以了,好好磨練一下心性,等其變的成熟穩重了,再行提拔重用,還有天威軍十分能打仗,可以進行擴編,對國家會有好處的。
看完孫承宗的建議,朱由檢略加沉思,認可的點了點頭,而後從龍案上取來一支禦筆,沾滿了朱砂,在奏折上寫了批示準,晉升一級,以彰其功,天威軍擴充兩標人馬,具由秦鋒統領。
秦鋒本來是從四品的副遊擊將軍,現在晉升一級,就是正四品的遊擊將軍了,而這樣的晉升,顯然是配不上秦鋒的功勞。
這一點,朱由檢也意識到了。
不給秦鋒連升三級,是怕他一下當了高官,以後難以駕馭,可如果因為封賞不公,讓秦鋒生出怨恨,與朝廷離心離德,同樣不是好事。
怎麼辦呢?
為了拉攏其心,還得給點彆的封賞才行!
沉思片刻,朱由檢提起禦筆,又寫下了一行批示加封榆林右衛—鎮北千戶所—副千戶之職。
秦鋒出身軍戶,家族世襲正六品—百戶官,現在提升為從五品—副千戶,這個官職同樣是世襲的,隻要大明朝不滅亡,秦家嫡係子孫就可以永遠當官,也算是一個莫大嘉獎了。
即便如此,朱由檢仍覺得賞賜太輕了,略加思索,又寫下了八個字並賜專折奏事之權!
專折奏事就是有什麼事情了,可以直接給皇帝上奏折,與皇帝進行溝通。
而在大明朝朝廷中,京官裡除了禦史言官,隻有三品以上官員,才有向皇帝上折奏的權利。
三品以下的官員,無論你有多大的事情,都不能直接向皇帝上奏折,而是將事情彙報上司,再由上司代上奏折,否則就是僭越之罪。
地方官員中,隻有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總兵這樣的大員,才有資格向皇帝上奏折。
秦鋒官升一級,也隻是個遊擊將軍,正四品,還屬於邊軍,這個級彆的官員能獲的專折奏事權力的,在整個大明朝也是屈指可數了,足見恩寵!
封賞完了秦鋒,又封賞其他將領,這就不必一一細說了。
接下來,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仗打完了,不僅要封官,還得賞銀呢!
按照規定明軍將士斬首一個女真兵,或者蒙古兵,賞銀五十兩。
如果明軍將士陣亡了,按照官職大小,給予其家屬三年俸祿,做為撫恤金。
陣亡者子女未成年的,朝廷負責扶養,直到成年為止。
陣亡者父母年事已高,無人奉養的,朝廷負責贍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