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鋒親率八千精銳將士,配備三倍數量的馬匹,攜帶著充足的乾糧和飲水,日夜行軍、速度奇快,結果隻用了三天多時間,便來到了花馬池附近。
寧夏城發生了兵變,為何來到了花馬池呢,莫非迷路了?
沒有迷路,秦鋒就是奔著花馬池來的,其目的是見一下寧夏鎮副總兵—劉廷傑。
而見劉廷傑的目的,是為了一起合力鎮壓叛亂!
要知道,叛亂的士卒共有一萬八千多人,並占據了極為堅固的寧夏城,而秦鋒隻帶來八千騎兵,沒有攜帶火炮、也沒有攜帶攻城器械,這種情況下,是難以打敗叛軍的,必須尋求支援才行。
劉廷傑掌握著花馬池和周圍幾座邊城的大量駐軍,若能和其攜手對付叛軍的話,可以大大的提高勝算!
再有就是,劉廷傑是寧夏鎮的副總兵,和其一起前往寧夏城征討叛亂,名正言順,也會更容易一些!
“熊大,立刻進城,請劉副總兵前來相見,商議討伐叛軍之事!”
“卑職遵命!”
“熊二,立刻帶人進城,將一眾大鹽商們全都請來,有事和他們商議!”
“卑職遵命!”
隊伍是下午時分來到花馬池附近的,而後秦鋒一麵命將士們下馬休息,一麵命熊家兄弟進城請人。
很快的,熊大從城內回來了,並領回來一隊騎手,其中有一位體型消瘦、皮膚略黑的中年漢子,穿著從二品的武官服飾,正是寧夏鎮副總兵—劉廷傑!
秦鋒和劉廷傑非常熟識,故而二人見麵之後沒有假客套,簡單的互相抱拳行禮,接著一起盤坐在空地上,詳細商議征討叛軍之事!
“秦大人,沒想到您來的這樣快,真可謂是神速!”
“軍情如火,不得不快一點啊!”
“秦大人,您帶來了多少人馬?”
“共計八千騎兵,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士,劉大人,您這裡能抽調出多少兵馬?”
“自從得知寧夏城發生了大規模兵變,我一麵命人飛報朝廷和五省總督大人,一麵快速抽調人馬,準備前去征討叛軍。
幾天下來,共計抽調了六千餘人,其中兩千騎兵、四千步兵,都有有戰鬥力的精銳邊軍!”
“軍心如何,是否穩定?”
“非常穩定,秦大人不必擔憂!”
……
寧夏鎮總兵官—賀虎臣常年克扣糧餉、中飽私囊,這才導致了士卒們心生怨恨,進而發起了叛亂。
秦鋒擔心的是,花馬池的駐軍會不會同樣叛亂,和寧夏城的叛軍們互相呼應,那可就雪上加霜了。
好在劉廷傑給出了答案絕對不會!
原來劉廷傑擔任寧夏鎮副總兵之後,便發現了軍中嚴重缺糧缺餉、士卒怨氣極大的問題,於是立刻著手解決,辦法共有三個
一是利用副總兵的身份不斷向賀虎臣討要被克扣的糧餉,甚至與其多次爭吵,終於要出了一部分糧餉。
二是利用閒暇時間,親自帶領麾下將士們在花馬池周圍開荒種地、抽絲織布、養豬養羊……用以補充軍需。
三是上門遊說,請一眾富的流油的大鹽商們捐獻錢糧。
靠著這三個辦法,基本上解決了駐軍的糧餉問題,起碼不會餓肚子。
而且劉廷傑一向愛兵如子,從不克扣糧餉、從不胡亂打罵士卒,還能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故而深得軍心,其手下將士們是絕不會叛亂的。
得知這一情況,秦鋒滿意的點點頭,而後和劉廷傑商議起了征討叛軍的具體戰略。
商議的結果是,二人一致認為寧夏城的兵變是因為士卒們被長期克扣糧餉引發的,可謂是官逼兵反、兵不得不反。
這樣的兵變,光靠武力是難以鎮壓的,即使強行鎮壓下去了,人心不服,早晚還會鬨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