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橋思緒回到了很久以前,就是他們村甚至整個楓澤縣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無妄大師的佛像,一日三次的跪拜。
還是幼童時的他每天聽的最多的話就是要感恩無妄大師。
不論是阿爺還是太公太奶爹娘,每日都在告誡他。
但當問到究竟有什麼恩情時,大人們總是諱莫如深,隻一句你還小,等大一些的時候再告訴你。
孩童的思考能力有限,幾乎是大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
每日勤勤懇懇跟隨著大人們一日三次跪拜,哪怕出門在外,包袱裡也會裝一個無妄的佛像,以便隨時跪拜。
按理如此虔誠的跪拜,大家日子應該會越過越好。
可惜不是,大家很窮,很窮,哪怕田地裡收成很好,也依舊是吃不飽飯。
他還曾經好奇問過爺,地裡不是剛收了糧食?怎麼還是不能吃飽?
這話問出來家裡人也沒生氣,隻笑著說道不能吃飽沒關係,隻要身體健康就好。
他當時想了想,確實家裡人身體都很健康。
可是他還是想不通,難道吃不飽會讓人更健康?
或許是看到他的疑惑,家裡人也沒給他多問的機會,又用說過的一句話來堵他你還小,不要想太多,等你在大一些,我們會告訴你原因的。
孩童好奇心重,他偷偷去問了村裡其他人,結果也同樣是這一句回答。
他放棄了尋找答案,就這樣慢慢長到了十二歲。
在這幾年裡太公太奶相繼過世了,他沒有多傷心,反而有點高興。
倒不是他不喜歡這兩位長輩,而是因為太苦了,太公太奶八十歲的年紀還每日在地裡勞作。
哪怕不讓他們去,他們也要去,爹娘,爺奶也不阻攔。
他不解,還曾指責自己爹娘爺奶不孝,最後他們又說了一句讓人聽不懂的話橋兒,想要活的久,隻能不停勞作。
他當時回了一句那我沒勞作,豈不是就要死了?
對,他沒有勞作,而是在鎮上讀書。
楓兒不必勞作,隻要好好讀書就行。
當時八歲的他懷揣著滿腹疑問回到鎮上學堂繼續讀書,一日他好奇問先生先生,我們學堂裡有人考過舉人?
可沒能想到,就這個隨意問的一個問題,讓先生破口大罵。
不過罵的不是他,而是過往他教過的學子。
老夫如此儘心竭力教導他們,結果他們個個不學好,不是考場作弊就是偷竊。
還和寡婦勾搭,真是浪費了老夫的一片心血,你們可不要和他們學,知道?
當時小小的他,聽到先生的喝罵,心中也鄙視起了那些前輩。
可這種鄙視在十二歲那年有了些改變,因為他遇到了曾經作弊的一位前輩。
這位前輩已經沒了任何學子的風雅,反而胡子拉碴像個老乞丐。
前輩得知他是學子,且還是本縣人,就告誡他千萬不要去參加科考。
問為什麼!
他說因為會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在等著。
是什麼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