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個,賭褚裒的桃花劫的那個,我現在要去會稽了,難保你在我不在學堂的時候,會使什麼手段,這錢我不就白虧了?”
王羲之笑了笑,說道,
“退錢,是不可能退了,你打聽打聽,誰能從我這裡退回去錢。不過,道明祖父也不用太過擔心,昨天茂弘伯父拉著我寫了一封奏疏,要把學堂解散了,由朝廷出麵開辦庠序。這樣一來,我就算想乾預,也沒機會了。”
諸葛恢聽到這個詞,激動的跳了一下,說道,
“朝廷要開庠序了?這可是件好事情,開了庠序,就能壓一壓這股子清談玄論的妖風了。”
“我現在就去會稽了,會稽那邊的情況,我還不太清楚哪,但牛皮我可是已經吹出去了,什麼五美四惡,忠良奸佞的。”
“道明祖父想說什麼?”
“就是啊,你有沒有什麼靠譜的朋友,能讓我快速的掌握會稽郡的情況,我可不想步庾琛的後塵。”
“還真有,孔侃的兒子孔坦,你彆看他年輕,才能不在我之下。”
“那也沒多行啊?都……額~我是說,怎麼才能見到這位高人?”
“上次第二卷44章,南中郎將幫著平定叛亂,掃滅流竄到會稽的叛賊的時候,抽空把會稽山陰的蘭亭修葺了一番,道明祖父可以先派人到蘭亭中留信。”
諸葛恢帶著謝意離開,王羲之又悄悄溜進殿內,說實話,聽這些大臣們奏疏,是真的累人——
說了半刻,還在恭維晉王,捎帶著誇讚王導王敦。
你要是把水分都擰乾了,那就剩下上嘴唇和下嘴唇了。
這也就不奇怪,王羲之站了一個時辰就有半個時辰在打瞌睡。
這清談誤不誤國且不說,是真的耗時間,愣是拖了一個多時辰,才進入了下一個議題——
鄴城戰敗的事情,該怎麼處理?
晉王一看,這個躲是躲不過去了。
可氣的是,這個議題還是自己這邊的太子司馬紹提出來的。
晉王隻好硬著頭皮,問向王導,
“茂弘,你看這件事情,以例該怎麼做?”
王導依舊那副謹慎小心的模樣,把鍋甩給了旁邊的王敦,說道,
“大王,這軍旅之事,臣是外行,還請大王另擇高明。”
晉王氣不打一處來,心想,你怎麼說也還掛著驃騎將軍的銜,監管著五校六軍,都督著中外軍事——
結果一句外行,就把鍋甩出去了?
晉王沒打算就此作罷,繼續問道,
“茂弘,我怎麼記得,你還領著驃騎將軍的俸祿?你這是在其位不謀其政,也不太好吧?”
王導一副恍然大明白的表情,仿佛剛剛知道一樣,說道,
“大王,臣確實是屍位素餐,德不配位了,還請大王收回驃騎將軍的官職,另擇賢臣。”
晉王聽到這話,就更氣了——
廢話,他不想收回來嘛?
他想看著王家兄弟,
一個是大將軍,都督六州兵馬?
一個是驃騎將軍,都督中外軍事?
至於為什麼是六州,不是七州,
因為他這個小朝廷一共就占了六州的地盤。
好不容易,自己的兒子司馬裒,有點才能,也找到了機會,從餘姚虞家那裡,弄來了三萬人馬,去豫州搶了祖逖的權。
自己也順水推舟的,給自己的寶貝兒子加了都督青、徐、豫三州軍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不就是為了能製衡一下,這兩位表麵不和,其實穿一條褲子的王家兄弟嘛?
可自己這個倒黴兒子,惹誰不好,偏偏要去惹石勒。
一下子在鄴城,打得全軍覆沒,讓自己剛剛看見自由的曙光一下子又熄滅了。
不用問,現在,來自王家兄弟的反擊來了。
還不等王敦說話,晉王就先搶一步,說道,
“茂弘、處仲,你我兄弟三人,同生死共進退,這阿裒也是你們看著長大的,在王家學堂的日子,都比在王宮裡長。這自己的孩子犯了錯,總得給個改過的機會吧?”
王導閉目養神,仿佛入定一般。
王敦看看旁邊的兄弟,隻好開口說道,
“大王禮賢下士、公正無私,是天下人的表率,臣等是萬萬不敢攀附的。琅琊王是皇家貴胄,自古就有議親議貴,大王如果不想罰,那不罰就是了。臣等斷無意見,太保大人說哪?”
王敦反手就把鍋扣到了西陽王、太保司馬羕的頭上,畢竟按照品階來說,太保可是上公,妥妥的一人之下。
司馬羕聽到這句話,兩眼當時就一黑——
心想,
這會兒,問我的意見了?
我的意見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就在江邊打漁劫個道,都被你王敦帳下的雜號將軍一頓猛捶。
捶得我五千的私兵,剩下五個。
那時候,怎麼不問問我的意見?
就因為個江上販奴的事情,
你們家小王悅,
派人把我親弟弟的王府的數千門客,宰得一個不剩?
那時候,你怎麼沒想起來——
太保,可是上公。
是晉王之下第一人?
哦?
這個時候,需要惡人了,倒是想起我來了?
司馬羕當然也不敢直接撕破臉,畢竟王家兩兄弟連他們自家的兄弟都殺,更彆說他這個礙眼的藩王了。
想來想去,司馬羕找到了一條出路,說道,
“大王,依臣看,杜曾逆賊不是躲在武當山,周訪都拿他沒辦法了,不如讓琅琊王戴罪立功,剿滅杜曾。”
晉王馬上就同意,說道,
“這個辦法好,勝敗是兵家常事嘛,阿裒就是仗打得太少,這次有周訪這位中興名將輔佐,定能一雪前恥。大將軍以為如何?”
王敦一點麵子都沒給,說道。
“不怎麼樣。”
喜歡新語新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語新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