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語教吳嬸她們的第二道點心是糯米棗糕。
之所以選擇做這一道,是因為紅棗的價格便宜,鎮上隨意一家乾果鋪子都有便宜的乾棗賣,材料不缺。
至於糯米棗糕的做法,比米糕麻煩一些。要先將紅棗洗淨,隔水上鍋蒸熟,去皮去核壓成棗泥。
然後將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澱粉,油和清水攪拌成糊狀,隔水上鍋蒸。蒸熟後趁熱揉捏,分成大小均勻的團,擀成皮。
之後將棗泥裝到黎語特製的油紙裱花袋中,擠到皮上。
最後把皮包好,在上麵撒上一層黃豆粉。
按著正常的做法,做糯米棗糕不用放大米粉,但是大禹朝糯米價格貴,如果全用糯米粉,賣出去的價格絕對低不了,為了控製價格,黎語隻好加了大米粉。當然,她刻意調整過比例,以保證棗糕的口感。
餡料這一塊,黎語一開始考慮過做紫薯餡和豆沙餡,但大禹朝沒有紫薯,紫薯餡做不了。做豆沙的紅小豆倒是不缺,可價格貴,豆沙做起來也麻煩,做的話浪費時間不說,生活一般的百姓也不舍得買。
幾番思量,還是棗泥餡最合適。不過等生意穩下來後,也可以做一些豆沙餡的,賣給鎮上不缺錢的富人。
關於被模仿的問題,黎語讓吳嬸幾人賣的時候都說是大米棗糕。
這樣一來,能夠乾擾那些模仿者的判斷,增加他們做棗糕皮的時間。
每塊糯米棗糕都比米糕小些,但也和米糕一樣按塊賣,三文錢一塊,五文錢兩塊,賣出去一斤糯米棗糕,去除掉各項成本,能掙二十多文。
吳嬸幾人對這個利潤很滿意,在棗糕米糕都做的情況下,她們一天能拿到三百文左右的利潤,按著當時說的一人一成利,每個人能拿三十文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就是九百文,再加上其他的分成,每個月掙一兩銀子是有的。
早知道一個正值壯年的漢子一個月辛辛苦苦乾活也掙不到這麼多。便是那些給鎮上抄書的秀才,一個月也就掙六七百文。
黎語對這個利潤並不太滿意,做生意不是給人做工,如果做生意跟做工掙的錢差不多,那就沒必要做生意了。畢竟做生意耗費心力多。
還是得做些其他的。
黎語坐在食鋪裡,看著外麵越來越熱的天,驀地福至心靈,她知道要做什麼了。
“店家,我們要買鹵肉吃。”一道清冽的男聲突然在不大的鋪子內響起,黎語回神,便見一對十五六歲的男女站在她跟前。
二人長得有七八分像,衣著華貴,像是從大地方來的貴人。
黎語立刻起身招呼“兩位客官想要些什麼?”
男子看看案板上的肉,選了豬肥腸,豬心,豬肝和豬肺。
女子胃口小,選了幾塊鹵排骨和鹵菜。
看到有串串,兩人又各自要了幾個串串。
黎語快速地弄好給他們端過去。
女子應該是接受不了豬下水,看著一臉嫌棄,男子倒是喜歡,將豬下水各嘗了一塊後,大聲誇黎語“店家,你做的鹵下水味道很好,比我之前吃過的都要好。”
黎語道謝,“多謝客官誇獎,聽客官的口音,不是我們江陽縣人吧。”
男子道“我們是從京……北州府來的,要往南去,路過此地。方才遠遠地聞到了鹵肉香,便過來嘗嘗。”
黎語沒錯過他口中一閃而過的“京”字,低頭抿抿唇,再抬頭時笑道“我聽過北州府,倒是沒去過,不知道那裡是否好玩。”
男子道“北州府啊,比南州府差多了,冬天冷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