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和乾校離得不遠,前頭風聲鬆了一陣,後頭又緊了一陣,現在大家也拿捏不準對應尺度了。
倒是邱玉玲一如既往的,隔三差五過去坐坐,美其名曰共同學習,共同探討。
她出身沒問題,祖上三代也沒個有出息的,唯一的變故就是嫁了個“好”夫家。
可李家也沒問題,上輩子犧牲掉的還都是老革命,所以,這也不算什麼問題。
隻能說是都是知道努力上進的人,紮堆到了一處,大家又表示理解,優秀的人不就是該互相吸引嗎?!
所以對於她拿一些技術問題,去乾校找那些老家夥探討,大家也說不出什麼,也沒人去指摘什麼。
邱玉玲不留神走了一條和自己初衷不甚相乾的路線,又陰差陽錯的和這群龍入淺灘的能人有了交集。
對他們的照拂,有一部分是良心上的不忍,另一部分則是出於人性關於綢繆方麵的自私。
總之,心裡這麼想了,又對工作推行有幫助,她便借著這個由頭,能幫襯的儘量搭把手。
但又不能過分的熱情,除開一些搞研究或做學問的,是直腸子,這裡大部分都是胸有丘壑的那一類。
但是門房大爺卻視邱玉玲為“洪水猛獸”,他生怕這小丫頭不知深淺,再著了道,回頭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
幾次三番的攔著不叫邱玉玲再進去。
邱玉玲這些年看人量事兒的本事愈發精進了,哪裡不能理解大爺的用心良苦。
但是麵兒上頭依然是一副憨憨樣兒的感謝大爺的關懷,降低了社交頻率,但也時不時的因公露個臉啥的。
前期的時候她想的簡單,尋思著隨便貓貓,以後有條件了乾票大的。
誰能想到她乾一行成一行呢,一不留神就穩紮穩打的偏離了航線。
名利場上走了一圈兒後,她就覺得活人不必太死板,誌向隨時可以調整。
要論社會地位,就業方向還得看公家的!
前頭蒙頭做事,沒心思想這些,現在有時間想了,她就覺得摟草打兔子,在抓硬實力的前提下,也可以提前摟摟人脈。
邱玉玲的謀劃可謂是相當的成功,尤其是最初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那部分,她自己回想都覺得勵誌。
如今再用點兒巧心思,說實話,效果更甚。
還沒過年呢,乾校裡就又有一批學術人員被原籍召回了。
他們走之前,已經敏銳的感覺到了政治風向,私底下對邱玉玲掏心掏肺的交代,讓她一定要注重文化素養的提升,未來可期!
邱玉玲比他們更明白這個道理。
要不也不會在事業上升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黨校進修了。
乾校和下麵的農場,這次統共召回了五人,地方上要送,人家都不樂意叫他們沾邊,點名讓小邱同誌送。
邱玉玲同誌當仁不讓的扛起了大旗,既代表她個人,也代表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