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喧鬨聲起,院子裡也是越來越熱鬨。
寨子裡的婚事都在傍晚舉行,婚宴也都在晚上。
新郎新娘兩邊倒是從早上就忙活開了,寨子裡的人也會殺豬宰羊,不過李如意聽說殺豬不在這邊,在後院的一處小院,要等收拾好了,大家才把肉搬這頭來。
後院要比前院更熱鬨,有人壘灶,有人備菜。
桌椅板凳也全都擺了上來。
聽說整個寨子的人今晚全都會在一起慶祝。
李如意沒有四處亂竄,就坐在屋裡跟進來的人聊聊天。
沒一會兒,這屋裡的閒人倒是多了起來。
有些人也不說話,就在那聽,倒是也有愛顯擺的,跟李如意吹吹牛皮,但也沒說太多東西。
大多是東家長西家短的事。
李如意也會問一些民生話題,問寨子裡的木匠瓦匠多不多,問地裡的出息幾何,再問問平日有什麼不便的地方。
大家都節約慣了,沒人覺得不便,家裡什麼東西壞了也都自己修理,自己修不上就找彆人修,彆人也修不上了才考慮要不要換。
可等熬到了這個階段,又會發現有些東西也沒那麼必要……
除了必須的糧食水和鹽之外,大家什麼東西都能對付。
寨子裡偶爾也之間也有攀比之風,可這裡距離縣城太遠了,走最近的路過去,也要走上整整一天。
一來一回兩三天的時間就沒了。
寨子隻有在必須去縣裡的時候才會組織起人手過去一趟。
李如意聽著,心裡也盤算著。
如果對方真的在她這裡買鹽,她還能如何運作。
不過這些念頭的前提還是要看賣鹽的事能不能談妥。
隨著日頭西斜,天光淡去,但熱鬨卻不減反增。
有人扯著大嗓門喊人掛燈籠。
一串串的紅燈籠掛了起來。
飯菜的香味充斥了整個院子,讓中午隻啃了兩個乾餅子的李如意口水泛濫。
坐在屋裡扯閒篇的人們也隨著香味兒蔓延開始溜號。
小孩子們更是抵抗不住,連縣城的熱鬨都不想聽了,跑出去哄著做飯的廚子給口肉吃。
這要是開了個口子,身邊馬上就能站一圈孩子。
桌子上擺好了碗筷。
不過喜宴還沒開始,大家算著時辰,有人招呼屋裡的人去接親。
新娘子原本不是寨子裡的人,不過她姨母嫁到了這邊。
後來她爹死了,她娘帶著她沒法生活,就到了寨子來投奔姨母,這才在寨子中落戶。
這些八卦都沒用李如意打聽,就一個勁兒的往她耳朵裡鑽。
接親的時候都出去看熱鬨了,院子裡的人一下少了一大半。
李如意把自己箱子鎖上,放在廂房不起眼的地方,才起身到了門口。
她箱子裡有這次販貨的銀錢,還有韓時安給她用的手弩,離得太遠她也不放心。
沒一會兒外麵動靜熱鬨了起來,好像是新郎接親從門口路過,有人懶得挪地方,就在這起哄。
李如意踮腳伸頭往外看。
一個正忙著切菜的嬸子看她這樣,笑的很燦爛。
“哎!小貨郎你也出去看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