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明州擁有很多家的造船場,既有州官府與市舶司直屬的官營的,還有一些民間商人投資建設的。一般來說,為海防江防需要的戰船隻會在官營造船場裡進行生產,而用於貿易、運輸的船隻,則在兩邊的造船場都有生產。
此時,整個大宋的造船場每一年的新造船隻大約能有四千艘以上,而僅僅明州一個地方就差不多會有四百艘,不折不扣地占據了首位。
而曆年積累下來,在明州地區的各類民船數量足以超過五千艘,可見此地造船業的發達。
秦剛等人向東出了城,此處開始多有城內的河道入海,會根據不同的入海口距離城裡的距離而命名。他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就叫作“一裡甬”,分布有好幾家船場,在東廂為明州的官營船場,而西廂就是原先馮家的造船場。
此時的造船工藝並沒有什麼特彆保密的地方,而且此時的官營與私營船場之間還多有合作,所以將船場挨近放在一起的情況也十分多見。
在交接船場手續的時候,談建已經和辛第迦的人來過一次,負責船場的場務姓林,是一位祖輩三代都在造船的老船工,已經認識過了新東主。今天看到他陪著的秦剛等人過來,自然趕緊出門來迎接。
林場務非常恭敬地向這一行人介紹造船場的情況,它的規模雖然並不是明州最大的,但卻是以造船技術過硬而聞名,是明州不多的可以兼造江船與海船的船場。
林場務帶著眾人先來到造江船的區域,他認真地介紹道
“各位大爺請看,這些江船都是專門供應在內河、內江中行駛的船,買它們的人一般都是跑內河生意的商戶,也有在內河捕撈的漁民。這些船的規模會比較小,你們看,它們的船底多是采用平底,這樣的話,就可以在相同的船身大小的情況,可以裝載更多的貨物。有的漁民也會一家人都生活在這樣的船上。”
而隨著他們再往裡走,來到了海船的造船區時,立刻就看到了明顯不同的情況。
因為海船為了抗擊更大的海浪,船底多會是尖底,同時還有大尾、頭小等特征,這樣有利於吃水深些、能夠抵抗更大的風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場務帶大家看了十幾艘已經造好等待下水的小海船道“這種小海船在我們這裡叫作魛魚船,民間也會俗稱為“釣槽”、“蕩浪鬥”,它們一般都會在沿岸的近海區域內行駛,所有需要有足夠靈活的操縱性,以躲避各種明石暗礁。這些船的需求量非常大,海邊的漁民主要就是靠它們求生活。”
而船場裡最大的區域卻是用來製造客舟的。這種客舟名義上就用來運送朝廷出海的使節、官員,因此一方麵要求氣派、另一方麵也會講究海上生活設施的完善。客舟差不多會在十幾丈之長,深三丈,寬兩丈五尺。這種船型也被大多數海商看中,用它們來進行遠洋貨運的話,載貨量與船體的安全性、穩定性都十分不錯。
而比客舟更大的就會被稱為神舟。神舟的船體更長更寬,因此也會有更加氣派的亭台樓閣式的船身建築,行駛在大海之上,尤如一座山嶽。神舟一般隻是朝廷用於非常正式的朝臣出海使用,它的需求量較小,訂單也隻會發到官營船場。
當然啦,那些隻是從業務的角度來講的。單單隻提技術的話,神舟海船對於民營船場而言,是不存在建造障礙的。
秦剛一行人跟著林場務走過船場裡的一片片相對獨立的造船區,一時之間,對於場內各處堆砌的巨型木料、高大完善的船塢,還有一些初具規模的船體骨架都是看得是驚訝不已。
秦婉悄悄地拉著秦剛的衣袖,輕聲問道“大爺,這個船場就已經是我們家的嗎?”
秦剛笑著點點頭。
林場務帶著這一行貴客來到一艘已經基本完成主體架構的大型海船旁邊介紹道“各位爺,這是為城西劉家商行定製的一艘三千料海船,這是咱船場最常造的客舟海船。而其實隻要客人出得起錢,哪怕是六千料、八千料的船,咱們都能接。”
三千料的海船大約接近兩百噸的排水,滿載量可達兩三百人,算是中型的海船了。而八千料就是差不多就有五百噸,算得上是大型海船。
從小小的獨木舟,最終於巨大的海船,這並非隻是簡單地把龍骨造大、把木料選大這麼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對於整個船體的構造設計以及具體的建造工藝,都會有著非常高且非常具體的要求。所以秦剛在看的過程中,對於一些細節了解得非常細
在船底的正中心,是用那種百年以上的整根巨型木料來作為主龍骨,這些木料本身的挑選就非常嚴格,不僅尺寸、形裝的要求非常高,此外還需要在倉庫裡放置足夠長的時間陰乾後才能使用。
由於海船的底部偏尖,這對船殼板的弧度要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秦剛發現,船工們是使用了多層木板進行十分密集的鉚接與釘牢,然後在板縫之間采用麻絲和桐油、石灰等撚合物進行膩密,從而可以獲得非常良好水密性能。
當然,由於海上行船的風險極大,為了解決船體發生意外漏水、甚至破艙的危急情況,這時的船工都已經廣泛應用了水密艙的技術,也就是通過船隻橫穿龍骨的底部和兩舷肋骨與甲板下的橫梁環圈著成一隻隻相互隔絕的獨立隔艙,這樣不僅可以讓船體結構更加穩固,而且當行駛在海麵上的船身出現了漏水甚至破損時,都隻會造成具體這一塊的某一個隔艙進水,而不會一下子就危及到整艘船的安全。
像現在的這艘海船,就有十幾隻獨立的水密艙,極端情況下,即使是有一半的水密艙破裂進水,也能基本保持船身不會沉沒,從而也給船工水手修複補漏了足夠的時間。
已經與林場務從這些船隻的底部鑽來鑽去看了好久的秦剛,突然手指著底部向船舷過渡的側邊,在那裡有一條突出來的巨大木料結構,問道“這是做什麼的?為何好好地會在這裡要突出來一塊?”
“哦,這是舭龍骨。海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就是船身的穩定。有了它,我們的海船在大海裡可以應付更大的風浪,船身會更穩。”林場務畢恭畢敬地回答道。
舭龍骨?對,這應該就是後世船隻普遍都會設計造出來的減搖龍骨,它一般就處於船隻的吃水線以下,表麵上看,似乎稍稍影響了船隻在水中的流線型外表,理論上還會降低一定的船速。但在實踐中就會發現,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舭龍骨的存在,可以降低波浪對船身的搖擺程度,從而讓船隻行進得更加穩定,實際上卻是能夠大大地提高船速。
對於造船,秦剛腦子裡的那一點點可憐的常識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他唯有在這裡深深地感慨於宋代船工們的偉大智慧與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
這家船場的收購,一是辛第迦隻是從張通判那裡拿到了一個極其低廉的處理價,並沒有花費多少錢;二是它原本就是明州官場希望通過辛第迦來綁定秦剛在明州利益的一個重要工具。所以辛第迦拿到之後,連再次轉讓價都沒有說,就直接過戶到了談建的名下,就算是他在明州免費贈送給秦剛的一份見麵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秦剛目前的主要關注度卻在於這家船場的造船技術與能力。
林場務既然說過,即使是要建造更大的、八料甚至更大的大型海船,船場都不會存在著技術能力方麵的問題,那麼,關於建造這種巨船,到底需要準備哪些特殊的材料、大約需要的投資經費規模、以及更加具體的建造的流程、前後所需耗費的時間,等等詳細的細節,秦剛就在一旁拉著林場務在事無巨細地進行詳細詢問。
而這次隨同一起出來的談建、秦婉以及其他人等,雖然也是對這裡的大船巨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但還是比不上秦剛對此的執意關注。
“剛哥,我看你的架式,難得我們是要造海船出海麼?”等到了離開的時間,談建忍不住問他,並擔憂地說道,“說到造海船,那花的錢可是海了去啦,我們現在哪裡承受得起?”
“是的,這筆錢我們目前好像還花不起。”秦剛點點頭道,“但是並不是說我們永遠花不起。相信我,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有了建造大型海船的本錢了!”
“為什麼一定要自己造海船呢?不可以租用嗎?或者直接使用辛員外的船呢?”
“因為未來更廣闊的天地與機會,都會在那片茫茫大海上。”秦剛從船場這裡的方向,沿著前方的河流看向入海口,非常鄭重地說道“不管是做生意的市場體機會,還是更加豐富的物產資源,甚至是可以讓我們更加自由生長的空間,都注定了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具體化的陸地地點,而他們隻會出現在充滿無限希望的大海上。所以,我們必須要先擁有自己的海船、然再建立起自己的船隊,一同航行在那片一望無垠的大海之上。而我們未來的征途方向,一定將是星辰大海!”
秦剛所說的最後這一句話,出自千年之後一位日本小說家所出版的小說《銀河英雄傳說》。
或許,曆經了眼下磕磕絆絆的諸多經曆與積累,秦剛終於能夠感覺到,自己距離這個方向的距離,開始近了許多。
喜歡風流大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風流大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