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的這番話便是幫著李格非把前麵未曾考慮過的禮節補齊了。
秦剛當然隻能點頭稱是,而且他也是覺得讓父親來一趟京城,是最為妥當的安排,便說會儘快給家裡修書稟明這一情況。
接下來,秦剛是跟著楚國公一起過來的,楚國公此時卻是被李格非拉進了書房裡去看碑帖,秦剛也不好提前離開,隻能繼續坐在前廳裡候著。
而王氏對他將該說的話都說了,該問的話也都問了,於是便拉走了李清照,娘兒倆此時還是有一些話,需要回到後院房間裡去說說的。
前廳便就留給了李迒繼續陪著秦剛坐著。
隻是留下了他們兩人時,李迒可來勁了“姐夫,從今天開始,我可要叫你姐夫啦!”
秦剛笑笑,逗他說“那行啊,咱們都平輩了,以後一起出去時,可不能總叫我花錢了吧!”
“這樣啊?”李迒想了想,下了決心說,“那算了,我還是叫你十八叔好了!”
“哈哈哈哈!”秦剛衝著李迒勾勾手,等他耳朵湊過來後,低聲道,“知道嗎?叫我姐夫的人,每個月便可去四海銀行那裡去支取零花錢的。”
“啊?能,能支多少?”
“我秦剛小舅爺的標準,怎麼著每個月也得三十貫向上吧!”
“姐夫,我錯了!親姐夫!我錯了!”
……
今天在李府裡發生的這件事,也不需怎麼過度的宣揚,很快就成了京中人熱議的話題,最主要還是由於李清照已經開始興起的才女名氣。
至少在楚國公有意無意的炫耀之下,李格非“三試定佳婿”的故事便傳了出來。
秦剛輸掉的那場金石題,大家都不怎麼關心,但是第一道詩詞題中,秦剛的那首回文詩詞《虞美人》卻是一下子聲名鵲起。
眾人在議論這首正詞倒詩的精妙之時,也有人不忘引出秦剛在參加科舉那年與京城士子賽詩時的故事而評議說
“這的確就是秦待製的風格,當年在作那首詠雞詩時,前兩句剛出來,誰又能聽得出他的才華?這首回文詩詞也是如此,正讀這首詞,不過也就是一般的出彩,但是誰想到,他還做到,把這首詞倒過來,便是又成一篇同樣優秀的七律呢?這便是秦徐之的奇才所在!”
當然也有人卻是更加推崇比試記憶力的第三題。
首先是那兩首長詩作品的優秀,如果不加說明,就說這兩首詩是李格非自己作的,大家也是相信的。
但是真正的作者,居然是他那個初涉世事的女兒李清照,這樣的一個小女子,居然能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見解,實在是令世人刮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再加上秦剛能夠對這兩首長詩過耳不忘、聽讀了一遍之後,竟然能夠做到無一字錯漏地複誦下,這個故事便是更加地引人。
以至於這段時間,許多私塾先生,就拿了這兩首詩回去考察自己學生的記憶能力。據說在整個京城,也沒出現過第二個在聽得一兩遍後就能一字不錯地背誦出來的例子。
“書中自有黃金屋,詩中自有顏如玉!”私塾先生搖頭晃腦了一番,“誰言背誦詩詞沒有作用?看看人家秦待製,背得一字不落,便就求得美好的姻緣在手中!”
當天晚上,抓住這條新聞線索的李綱,便趕來秦剛這裡,非得抄錄了這《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原文回去。
因為他既看到這兩首詩所體現出來的李清照的才華與政治觀點,而且就其詩中所表達的內容,更是契合著《東京時報》專注於針對眼下時局的點評及議論特色。同時,這次還加上了市井百姓對於“比試擇婿”的熱度,絕對是報紙最吸引人的最佳題材。
而李清照的文才格局更是借著各家報紙,在京城裡有了一次極好的傳播。
端王趙佶,便就是從報紙上聞聽了這個消息。
之後,他卻是意外地惆悵了半夜。
第二日,趙佶便遣了高俅來麥秸巷,向秦剛送去了一幅自己創作的《臘梅山禽圖》以賀之。
秦剛打開此畫,隻見一株臘梅斜出,一對山雀一正一背,相互依偎倚在枝上;畫作下方便是此公最富特色的瘦金體題款、還有五言絕句跋詩一首
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
秦剛看了後,不由地啞然失笑,又甚為慶幸。
自潘樓街的那次初識起,他就意識到了趙佶對於李清照的欣賞之意。不過好在他自己的進展甚快,宋時的宗室也沒有太多肆意妄為的能力,這才沒有給趙佶以更多的機會。
而從這幅畫上的跋詩來看,既可以理解為趙佶以此寓意,祝福秦剛與李清照“千秋指白頭”,同時也是暗自表達,若你秦剛不珍惜,他趙佶也是當初“已有丹青約”的其中一人啊。
秦剛立即備了重禮回謝端王,隻是在此之前留下了高俅,好生敘了些舊。
高俅見秦剛如今官居六品,但依舊待其如故交,又說起自己所知秦剛對蘇門眾人的照顧,竟是不住地流淚而感動。
畢竟,高俅對於蘇軾的情感十分濃重,隻是身在端王府,什麼忙也幫不上,則更是感慨於秦剛所為的難得。
李格非“三試擇佳婿”的故事甚至還傳進了皇宮裡。
就連趙煦在幾天後的一次小朝會結束時,還專門向在場的刑恕求證了幾句。
自然,刑中丞的臉色是極其不好看的。
尤其是章惇還在旁邊樂嗬嗬地宣稱幸虧得是自己在此之前提醒了秦剛,否則也就錯過了一段如此好姻緣的結果。
直氣得刑恕當場就向皇上告退,轉而甩著袖子,不顧其他的宰輔們憤然離去。
喜歡風流大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風流大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