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頭鼠目,吊三角眼,下巴頦上蓄了截山羊胡,一身打著補丁的褐色短袍……
幾步之遠,趙無咎就能從此人身上聞到一股雞屎味,外加隱約的土腥味。
第一回來這鬼市,他便遇到過此人。
那時,這人所販賣的貨物也不是肥雞,而儘是些“一眼假”的明器。
今時今日,這人卻坐了祝老頭常坐的那把杌子,占了他的地攤。
一想到那遭人眼紅,慘被戧行且下場不知的祝老頭,是個人都難免為其感到有些不平。
但是,趙無咎和那祝老頭之間,畢竟僅僅隻有幾麵之緣。
而且,來這攤位是為了采買些肥雞和雞蛋,至於說從何人手裡買,對他來說沒甚區彆。
“客來了,可有您想要的?公雞、母雞、小雞雛兒,咱這兒都有賣。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坐在杌子上的那人眼神不錯,覺察到趙無咎是個“買主兒”,立刻笑臉相迎。
“我挑隻老母雞,燉湯用的。”趙無咎不鹹不淡地回應道。
說話他也就低下身子,湊近攤位,把手伸向那人帶來裝雞的大籃筐,想要從中挑隻肥一點的。
然而,就在他手掌剛剛探入籃筐口的瞬間,一種之前未曾設想過的情況卻突然出現了——
他的係統發生了變化!
劫數點憑空增加了幾十點。
而這,還隻是尋常。
因為,此前被趙無咎有些淡忘的那項【齊諧誌怪】技能,此時亦發生了變化。
一行行文字,驀地在趙無咎眼前逐個浮現;一樁有趣的故事,隨即躍入其腦海:
“祝雞翁者,洛人也。
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立名字。
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賣雞及子,得千餘萬。
輒置錢去之吳,作養魚池。
後升吳山,白鶴孔雀數百,常止其傍雲。
人禽雖殊,道固相關。祝翁傍通,牧雞寄。育鱗道洽,棲雞樹端。物之致化,施而不刊。”
連刻意打開係統查看都不需要,刹那間,他就知道那由王老儒生提筆所寫的奇書《齊諧誌怪》之中,今日又多出一篇名為《祝雞翁》的拾遺軼事。
心有所感之下,趙無咎伸向那籃筐的胳膊,倏爾又收了回來。
“算了,你帶來的這筐肥雞我都要了。省得每次想吃肉了,還得再半夜來這兒買。你算算,一共幾錢?”
賣雞的那人剛看見趙無咎把手縮回去,還以為買主要反悔。可轉而一聽這話,他立馬就支棱了起來。
“客人大氣!”
那人連忙奉上馬屁一句。
緊接著,他就報出了一籃筐肥雞連帶一些小雞崽子的價格:“肥雞六隻,老母雞、大公雞各半;半大雛雞一十二隻……我也不多管您要,止收您兩千三百文錢,合兩貫錢零三陌。”
祝姓老者賣的肥雞,大公雞一百三十文,老母雞一百五十文,半大雛雞從來不賣。
可眼前這人顯然就不是正經養雞的,隻是因為想要趕緊把貨物賣出換錢,所以連雛雞都捎帶著賣。
而且,他要的價比原先那祝姓老者還要高出三成——而即便在年景好的時候,東山縣裡尋常百姓家一人做工一日也不過三、四十文錢,而那時雞價也得七十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