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敬身為縣令,號召起一批工匠輕而易舉。
這些工匠又身具絕活,王守敬隻是給他們的絕活,找到了該有的市場罷了。
句容憑借著“應天府”的招牌,很容易吸引擁有大魄力的商賈。
王守敬和他們的合作,水到渠成。
隻是朱棣存有疑慮。
王守敬這麼做,算不算經商?
他是賺到錢了。
可又和傳統的經商,完全不一樣,更沒有壓榨百姓。
反而讓百姓過上了閒適、舒服的小日子。
朱棣如何評判?
“倘若商賈不願意給錢呢?王守敬能有什麼辦法?”
大明律令,還沒有確切的管理到方方麵麵。
“誌恒每一次和商賈合作,都講究隨緣。”
“他看人極準,又隨心所欲,虧了也無所謂。”
“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忘恩負義之徒。”
陳濟覺得自己有義務解釋明白,否則容易給好友添亂。
朱棣嘴角一咧,很顯然不相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商賈哪有不貪財的?
王守敬一定是用了什麼辦法威脅他們,讓他們束手無策,隻能乖乖交錢。
朱棣暫且相信了陳濟的話,隻不過他還需要進行調查。
他對於王守敬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王守敬的神秘莫測,已經和道衍和尚同一個階層了。
朱棣不摸索清楚,怎敢隨意提拔用人?
在他看來,王守敬就是一頭孤傲的野狼,沒有被官場束縛,很有獨特的見解。
隻要用得好,大明的府庫必然充盈。
可惜!
王守敬恣意妄為的清高,也讓朱棣心生忌憚。
他所恪守的準則,和所有人都不同!
難道真有生而知之的聰明傑俊、風雅王孫?
朱棣懷有疑慮!
他和陳濟暢所欲言,忽然心馳神往道
“如此看來,王守敬倒是妙人。”
“若有機會,麻煩閣下引薦一番。”
陳濟爽快地答應下來。
眼看時間不早了,陳濟告辭離開,十分灑脫。
朱棣望著陳濟玉樹臨風的背影,感慨道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陳濟倒也算是大才。”
朱棣終於明白了道衍和尚的意思,朝野上下的英才,數不勝數。
和他一樣神秘的奇男子,王守敬也算一個!
至於陳濟,磊磊落落,確實適合修書。
龍飛雲從,而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日臨月照,而山川鬼神莫不攸寧。
朱棣誌收當世之賢才,大拯生民於水火。
屬於他的盛世,需要無數人為之籌謀,添磚加瓦。
所謂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實指江山。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長江水清,黃河水濁。
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
古人雲“聖人出,黃河清。”
可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
長江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不也是灌溉了兩岸數省?
身為帝王,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濁而偏廢。
朱棣的帝王之業,才剛剛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