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明現狀,北伐必先安南_大明讀書人,怎麼會逆儒?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明讀書人,怎麼會逆儒? > 第111章 大明現狀,北伐必先安南

第111章 大明現狀,北伐必先安南(1 / 2)

大明讀書人,怎麼會逆儒?!

“安南……”

朱棣嘴角勾起,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意。

如果能夠“郡縣安南”,這何嘗不是一種功績?

朱元璋纂《皇明祖訓》,列出了十五個不征之國。

東瀛和安南都在其列。

“雖朝實詐,暗通奸臣胡惟庸謀為不軌,故絕之。”

這是朱元璋對東瀛的評價。

他對待百姓極善,不肯輕易動兵,勞民傷財。

“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

“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安南就是如此。

這也是為何曆史上朱瞻基放棄安南的原因之一。

他的功績更多在當世之民,而不在後世子孫。

朱棣不同,他對待安南,聞起來香,吃起來更香。

江南之地爆發水災,市舶司從兩廣調遣糧食,增援受災之地。

後來又從安南購買糧食,與安南有了接觸。

於是有了安南使團的到訪。

“市舶司向來不管這些事,東瀛使團要來朝貢,市舶司都拒絕了。”

朱棣心中暗忖,思緒翻湧。

真的隻是為了向安南購買糧食嗎?

朱棣搖了搖頭,沒有繼續探究。

具體什麼原因,隻有王守敬知道。

攘外必先安內,征北必先平南。

這是朱棣確定的方針,安南送上門來了,他自然不會拒絕。

朝廷以藩屬國的規格,招待了安南使團。

“安南”是中原對他們的稱呼,他們自稱“大越國”,稱明朝為“北朝”。

這也是為何安南後世稱華夏傳統亡於清,他們是才是真正的繼承者。

一個“南朝”,一個“北朝”。

南朝很顯然更純粹,沒有韃子禍亂。

洪武年間,安南陳朝“棄元投明”,為明太祖接納。

從此安南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隻不過安南幾十年來,動蕩不堪,連換了好幾個安南王。

如今更是號稱“陳朝無子嗣”,權臣繼位。

朱棣心知肚明,卻依舊和他們虛以委蛇,逢場作戲。

如今大明百廢待興,朱棣不想大動乾戈。

寧波府的繁榮,隻是大明的一角。

真實的大明,要慘烈得多。

“淮以北鞠為茂草。”

這句話概括了很多。

靖難之役,北方民生凋零,百姓流離失所。

朱棣剛登基,如何恢複北方的生產?

他慷慨地蠲免賦稅。

下令山東、北平、河南遭受戰禍的州縣,有無法耕種的人民,免去三年的差稅。

直隸鳳陽、淮安、徐州、滁州、揚州一同蠲免秋夏稅糧。

其餘直隸府州、山西、陝西、浙江、福建、江西、湖廣、兩廣、四川、雲南各蠲免一半。

朱棣登基以來,一直哭窮的原因,恰在於此。

建文年間百姓所拖欠的賦稅,一律不許追究。

“百姓不得已才背井離鄉,已經複業的,地方官要厚加撫恤。”

“未複業者,悉心招撫。”

“新墾田地,停征其稅。”

北方流民複業後,有地方官向他們追征累年拖欠的糧芻。

朱棣聽聞後,直接呼來戶部高官,痛斥一頓。

“窮民如此,豈有存活之理!”

“自今逃民複業者,積年所負糧芻,悉與羯免。”

朱棣狠狠地罷免了一些地方官,政令這才暢通。

整個北方,幾乎免稅。

南方水災,也獲得了減免。



最新小说: 超凡降臨:我的精神力無限製增長 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 末日之我是特種兵 轉生萌王,一手虛無凍結時空 炮灰女配在年代文裡興風作浪 月下香如故 福星小夫郎 東北往事:江湖兒女 七零:兵王的異能嬌妻,一胎三寶 末世來襲之吊打怪獸